松间

〔宋代〕王安石

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

偶然去松林间寻找旧日的题咏,隐居山野的人不要再向我颂读什么《北山移文》了。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大丈夫出仕和隐居都不是没有目的的,山中猿猴和野鹤是不可能理解的。

注释

(1)旧题:旧日的题咏。王安石家居期间,写有一些乐于隐居的作品。

(2)野人:山野之人,即隐士。

(3)北山移:南齐孔稚硅所作的《北山移文》。该文假托北山(即钟山)山神,斥责利禄熏心的假隐士。这里是说,友人如王介者,不要误以为我是假隐士。

(4)出处:出仕和隐居。

(5)无意:没有目的。

(6)猿鹤:山猿野鹤。《北山移文》中有“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之句,而王介诗中也有“惠帐一空生晓寒”之语。

松间拼音版

sōngjiān
ǒuxiàngsōngjiānjiùrénxiūsòngběishān
zhàngchūchùfēiyuáncóngláizhī

作品简介

《松间》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言志抒怀诗。此诗以松林寻旧题起兴,表明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人生选择。首句“偶向松间觅旧题”以闲适笔调展开,暗含对往事的追忆;次句“野人休诵北山移”反用南朝孔稚珪《北山移文》典故,明确拒绝隐逸劝诱;后两句“丈夫出处非无意”直抒胸臆,强调士大夫进退自有考量,尾句“猿鹤从来不自知”以物喻人,暗讽世俗不解己志。全诗语言简劲,立意超卓,在短短四句中展现出政治家特有的理性自觉与孤傲气节,是王安石晚年诗风凝练深沉的典型代表。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安石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秋兴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

〔唐代〕苏颋

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

一毛不拔

〔魏晋〕邯郸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