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低矮的花树轻轻地映衬着小巧的梳妆楼,春天悄然来临,却仿佛也在女子的眉间添上了淡淡的忧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她斜靠着栏杆,背对着正在学舌的鹦鹉,心中似乎正思量着什么事情,以至于久久没有回头。
注释
(1)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
(2)背鹦鹉:以背对鹦鹉。鹦鹉是一种鸟,善学人语。
(3)思量:思忖。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低矮的花树轻轻地映衬着小巧的梳妆楼,春天悄然来临,却仿佛也在女子的眉间添上了淡淡的忧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她斜靠着栏杆,背对着正在学舌的鹦鹉,心中似乎正思量着什么事情,以至于久久没有回头。
(1)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
(2)背鹦鹉:以背对鹦鹉。鹦鹉是一种鸟,善学人语。
(3)思量:思忖。
《春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闺怨诗,前两句描写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春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后两句通过“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动态描绘,写出了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全诗虽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诗意别出心裁,堪称佳作。
《春词》这首诗作于大和三年(829)春天。这时朝廷中宦官气焰日张,白居易的好友宰相韦处厚已经逝世,李宗闵勾结宦官将出任宰相,政敌王涯也于这年正月自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常卿。所以是年春天,对作者来说是个极不愉快的季节。白居易宦途中的突然打击,使他的处境如同闺妇一般,而对这种处境的愤怒和失望却又表示得如此的委婉,正是封建士大夫们所推崇的“怨而不怒”,于是作得此诗。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
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着笑向春风。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梨花堆雪柳吹绵,常记梁州古驿前。
二十四年成昨梦,每逢春晚即凄然。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