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行》是汉末文学家阮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主要借作者与孤儿的问答,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下后母折磨孤儿的家庭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心,和对于受害者的无限同情。全诗富有乐府民歌风味,语言质朴,运用对话和白描手法,所写故事情节贴切逼真,行文质朴,生动感人。
驾出北郭门行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驾出北郭门行》该诗见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题下仅有阮瑀此作一首。大约是阮瑀学习汉代乐府而自制的新辞,取篇首的五字为题目。一日,作者驾车出城向北行驶,途中遇到一位被继母虐待而在亲生母亲坟头哭诉的人,作者询问其哭泣因由,于是作者写下该篇以警示后人。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乘车驶出城的北门,马儿止步不愿前行。
我走下车来慢慢地行,抬手折下枯杨枝。
回头听见丘林中,噭噭啼哭有悲声。
向人打听时啼哭的人走出丘林,我问“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
他说“亲生母亲离开我死去了,后母又恨我这孤儿。
又饥又寒无衣无食,动不动就鞭打我。
骨瘦无肌肉,身子像枯树皮。
把我关在空屋里,父亲还不能知道。
我上坟地来看看母亲的坟墓,活着的和死去的永远分离了。
母亲怎么能看见我,我眼泪双流哭声嘶哑。
如今我被抛弃在这人世间,穷苦哪有止境?”
我记下这件事来传给后代人,要从这件事中深深地吸取教训。
注释
(1)北郭门:城的北门。郭,外城。古代坟墓多在城北郊。
(2)樊:樊篱,引申为羁绊。又,指马止步不前。《说文·双部》:「樊,褭不行也騺。」
(3)驰:车马疾行。
(4)步踟蹰:《初学记》作「少踟蹰」。步,行走。跨出一步为跬,再跨出一足为步。踟蹰,徘徊不进;犹豫。
(5)仰:抬头,脸向上,与「俯」相对。
(6)枯杨:《初学记》作「杨柳」。枯,枯槁,草木失去水分或失去生机。
(7)顾:回首,回视。
(8)闻:听见。
(9)丘:因地势而自然形成的土山。
(10)噭噭:悲哭声。
(11)啼:放声哭。
(12)借问:询问。
(13)斯:此,这。
(14)殁:死亡。
(15)憎:恨,厌恶。
(16)孤:无父之称。
(17)饥:饥饿,吃不饱。
(18)寒:冷。
(19)衣:服装的通称,含上衣下裳而言。王筠《说文句读·衣部》:「衣,析言之则分衣裳,浑言之则曰衣。」
(20)食:饭食。
(21)举:行动。
(22)鞭:占代一种竹制刑具。
(23)捶:通「棰」,棒击。
(24)室:房屋,住宅。
(25)冢:隆起的坟墓。
(26)嘶:声音沙哑。
(27)穷厄:贫穷困苦。穷:困厄,不得志。厄:困苦,灾难。
(28)赀:计算物品的价格或数量。
(29)规:典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阮瑀的诗
相关推荐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
谢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竟陵主簿极多闻,万事不理专讨论。
涧松无心古须鬣,天球不瑑中粹温。
落笔尘沙百马奔,剧谈风霆九河翻。
胸中恢疏无怨恩,当官持廉庭不烦。
吏民欺公亦可忍,慎勿惊鱼使水浑。
汉滨耆旧今谁存,驷马高盖徒纷纷。
安知四海习凿齿,拄笏看度南山云。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来日大难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五岳。
乘龙天飞,目瞻两角。
授以神药,金丹满握。
蟪蛄蒙恩,深愧短促。
思填东海,强衔一木。
道重天地,轩师广成。
蝉翼九五,以求长生。
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题雨中行人扇图
幸自山东无赋税,何须雨里太仓黄。
寻思此个人间世,画出人来也着忙。
思佳客·帕上新题闲旧题
帕上新题闲旧题。苦无佳句比红儿。生怜桃萼初开日,那信杨花有定时。
人悄悄,昼迟迟。殷勤好梦托蛛丝。绣帏金鸭薰香坐,说与春寒总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