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刺雕猴

〔先秦〕韩非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

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

王曰:“善。”

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

曰:“以削。”

王曰:“吾欲观见之。”

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翻译注释

翻译

燕王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有个卫人请求用棘刺的尖端雕刻猕猴,燕王很高兴,用三十平方里土地的俸禄供养他。

燕王说:“我想看看你雕刻在棘刺尖上弥猴。”

卫人说:“君王要想看它,必须在半年中不到内宫住宿,不饮酒吃肉。在雨停日出、阴晴交错的时候再观赏,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我在棘刺尖上刻的母猴。”

燕王因而把这个卫人供养了起来,但不能看他刻的猕猴。郑国有个为国君服杂役的铁匠对燕王说:“我是做削刀的人。各种微小的东西一定要用削刀来雕刻,被雕刻的东西一定会比削刀大。现在的情形是棘刺尖上容纳不下削刀的刀锋,削刀的刀锋难以刻削棘刺的顶端,大王不妨看看他的削刀,能不能在棘刺尖上刻东西也就清楚了。”

燕王说:“好。”

于是对那个卫人说:“你在棘刺尖上制作猕猴,用什么来刻削?”

卫人说:“用削刀。”

燕王说:“我想看看你的削刀。”

卫人说:“请您允许我到住处去取削刀。”趁机就逃跑了。

注释

(1)微巧:小巧的东西。

(2)棘:俗称酸枣树,多刺。

(3)母猴:又叫沐猴、猕猴。

(4)乘:春秋战国时一种田地的区划,《周礼》以方四里为一丘,四丘为一乘;《管子》以方六里为一乘。古时以封地的赋税作俸禄。

(5)霁:雨止天晴。

(6)晏阴:阴暗。

(7)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

(8)冶者:打铁的人。

(9)削:刻刀,这里作动词用,制造刻刀。

(10)治:同“制”,造,作。

(11)端:顶端。

全文拼音版

diāohóu
yànwánghǎowēiqiǎowèirénqǐngzhīduānwèihóuyànwángshuōzhīyǎngzhīchéngzhīfèng
wángyuēshìguānwèizhīhóu
yuērénzhǔguānzhībànsuìgōngyǐnjiǔshíròuchūshìzhīyànyīnzhījiānérzhīhóunǎijiàn
yànwángyīnyǎngwèirénnéngguānhóuzhèngyǒutáixiàzhīzhěwèiyànwángyuēchénwèixuēzhězhūwēixuēxuēzhīérsuǒxuēxuējīnzhīduānróngxuēfēngnánzhìzhīduānwángshìguānzhīxuēnéngnéngzhī
wángyuēshàn
wèiwèirényuēwèizhīhóuzhìzhī
yuēxuē
wángyuēguānjiànzhī
yuēchénqǐngzhīshězhīyīntáo

作者介绍

韩非肖像

韩非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贵族,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与李斯同师从荀子。他总结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学说,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理论,主张君主专制、严刑峻法,以强化中央集权。其文风犀利,善用寓言(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著作《韩非子》55篇是先秦法家经典。因遭李斯嫉妒,被诬陷死于秦国狱中,但其思想为秦统一后所采用,影响中国两千余年帝制统治。

韩非的诗

相关推荐

悼诗

〔五代〕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朦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长相思·其三

〔唐代〕李白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後花馀床。

床中绣被捲不寝,至今三载闻馀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秋兴八首·其二

〔唐代〕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养鸷词

〔唐代〕刘禹锡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