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子直秀才

〔宋代〕苏轼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作品简介

《赠王子直秀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酬赠之作,前三句描绘了王子直闲居田园的潇洒生活,薄有山田,门庭蛙声不断,山坡果树成荫,生活清贫而潇洒。尾句抒发感慨:因作者一生被贬,所以心里极其羡慕好友的那种田园生活,乐意随之终老江湖。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独自一人孤独的情感,写得朴素亲切,充满情味。全诗运用典故刻画人物形象,巧妙地组织、改造典故词语,构成工整新颖的对仗,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创作背景

《赠王子直秀才》这是一首酬赠诗,当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苏轼被贬惠州之时。元祐八年(1093),守旧派的当权人物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于是苏轼被贬于惠州。这首诗就是苏轼被贬时与好友王子直离别所作的一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身穿一件破裘衣游历万里山水,百钱就这样随意地挂在手杖上。

丰富的藏书留在家中给儿孙诵读,鹤田山上还有两顷薄田。

住处幽雅,溪边有蛙欢叫,果树成荫,不用担心衣食。

我愿头戴幅巾随你归隐江湖,只是海滨无人与我相识。

注释

(1)王子直:苏轼友人。与刘攽、王安石等皆有交往。

(2)杖端:用西晋阮修的故事。《晋书·阮修传》说,阮修,字宣子,时常持杖出游,杖头挂百钱,到酒店,便独自畅饮。

(3)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问深。典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二顷田:指供温饱的田产。典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5)为鹤谋:被鹤谋取,意即因闲游而荒弃田园。王子直家住鹤田山,所以这样说。

(6)蛙两部:用南朝孔稚圭故事。《南齐书·孔稚圭传》载,孔稚圭不乐事务,门庭草莱不剪,中有蛙鸣,他高兴地说:“我以此当两部鼓吹(犹百乐队)。”

(7)橘千头:用吴丹阳太守李衡的故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载,吴丹阳太守李衡派人往武陵龙阳县种橘树千株。临死,对儿子说:“我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要求你供应他们的衣食。” 木奴,指柑橘树。

(8)幅巾:古时男子用绢一幅来束发,这是一种儒生的装束。

(9)故侯:犹言旧时官员,作者自称。这里作者以秦亡后在长安东门种瓜的故东陵侯邵平自比,意谓当随王子直归隐而耕,但谁又能识得当年做官的苏东坡呢。

全文拼音版

zèngwángzizhíxiùcái
wànyúnshānqiúzhàngduānxiánguàbǎiqiányóu
chēshūliúérèrqǐngtiányīngwèimóu
shuǐshēngliǎngshānzhōngqiāntóu
jīnxiāngsuíhǎishàngrénshíhóu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赠元稹

〔唐代〕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赠程处士

〔唐代〕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赠刘蓝田

〔唐代〕王维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赠内

〔南北朝〕徐悱

日暮想清扬,蹑履出淑房。

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

不见可怜影,空余黼账香。

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

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

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赠清漳明府侄聿

〔唐代〕李白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一无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颂德声。

赠崔侍郎·其二

〔唐代〕李白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访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便,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