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茗住兹三日清苦之味颇未沾唇既归作三十韵以自解兼呈社中诸友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
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夐乎惠麓流,名下无虚士。
金沙与于潜,实难为娣姒。
顾阳针芒如,他山麦颗比。
斫射联吉祥,碧叶光薿薿。
唐贡接真珠,绿丛秀蕊蕊。
串膏浪有名,生膏久亡矣。
当时境会亭,今也生荆杞。
对景访遗踪,险峻屡曾履。
事须身所亲,趣在工夫里。
正法陆生经,傍参诸野史。
竹炉与箬筐,相随无远迩。
穷源汲水清,篝火烹旗紫。
应手倾入壶,蟹眼若浮蚁。
甘腴胜醍醐,芳香夺兰芷。
杯面铺白花,盏底绝纤滓。
醉目闭即舒,倦体卧还起。
诗腑常焦枯,七碗犹未已。
同好唯两僧,合志只三子。
争新与斗奇,各尽胸中技。
遂结夙世缘,任彼老饕訾。
寻真到华阳,岂以口腹恃。
款食颇精丰,供饮何率尔。
漫呼出厨间,熟汤差可拟。
噤呷润渴喉,敢将唇大哆。
吾社适闻之,笑我应见齿。
明年再往兹,裹茗置行李。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茗住兹三日清苦之味颇未沾唇既归作三十韵以自解兼呈社中诸友拼音版
相关诗文
道路忆山中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
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
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
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濯流激浮端,息阴倚密竿。
怀姑叵新欢,念悲忘春暖。
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山中游仙诗四十首·其九
芭蕉滴露竹凝烟,晓气澄清物态妍。
手拂案头玄玉砚,明窗点勘洞灵篇。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二
岸苇萧萧河水寒,骄嘶骢马鞴银鞍。
燕山代谷飞腾过,送别无歌行路难。
山中杂咏
白发惊时变,青山见鸟飞。
暑随桐叶减,秋向薜萝归。
细草侵芒屩,新凉到葛衣。
自怜垂老日,方悟昔年非。
山中访宋尔恒
风吹帆影过西城,一片浮云岭上晴。
满地落花春寂寂,万松台畔读书声。
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其五
何必探沧海,尼珠得比丘。
年虽过牧豕,心已老盟鸥。
纨扇堪题咏,酒杯但拍浮。
斋心浑不染,剥啄厌相求。
山中寄别杨少参之七闽兼怀颜侍御二首·其一
京洛相逢湖海过,题诗惜别奈愁何。
三川有梦频飞盖,九曲无缘听棹歌。
江柳夜沾春雾湿,汀花晓拂夏云多。
知君未厌清狂客,时遣音书到薜萝。
山中报陈玉垒少宰
湖上清秋片月寒,为谁残梦入长安。
一千里外素书到,二十年来良会阑。
欲候三台依帝座,先闻六典建天官。
他时世业光青史,重向扶阳传里看。
天台山中十首·其四
四时多幽禽,日日鸣前林。
呼唤烟树重,应答山水深。
静中无别响,独听有馀音。
载歌仍载吟,半晴还半阴。
山中闻猿
山人犹未去,空使山猿惊。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