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一

〔清代〕顾炎武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作品简介

《又酬傅处士次韵》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创作的两首七言律诗,第一首赞扬傅山的民族气节,对失去山河的悲痛之情也有抒发,顾炎武为其行为所感动,因此,他勉励友人要互相扶持;

创作背景

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 秋,顾炎武由河北入山西,在太原结识傅山,一见如故。次年春,顾炎武外出回家,途中与傅山相遇,傅氏以《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相赠。顾炎武因次韵二首相答。

翻译注释

翻译

刘越石频频吹奏着胡笳,笳声清越激切;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

正当汉人的腊日,先朝遗臣照样按礼祭祀,凛然大义永远激励着深怀亡国仇恨的旧相之家。

夕阳回照着先朝的陵墓宫阙,使人频添悲哀,河山流下眼泪,期待着大地发出新花。

你我相互扶持,便是天涯的伴侣,用不着再白白去乘那浮海的木筏。

注释

(1)清切:清越激切。

(2)越石:晋人刘琨,字越石,以坚守抗敌著称。

(3)笳:胡笳。

(4)腊:岁终祭神。汉腊借指明朝正朔。

(5)韩仇:指张良为韩国复仇事。

(6)相将:相随,共同。

(7)斗:星斗。

(8)槎:筏子。

全文拼音版

yòuchóuchǔshìyùnèrshǒu··
qīngqièpínchuīyuèshíjiāqióngchóuyóujiàruǎnshēngchē
shídānghànchénhánchóujiùxiàngjiā
língquèshēngāihuízhàoshānchuílèichūnhuā
xiàngjiāng便biànshìtiānyòngchéngfàndǒuchá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清之际三大儒”。他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潜心学术,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理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其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涵盖经学、史学、地理、音韵等领域,对清代考据学影响深远。顾炎武治学严谨,注重实证,被誉为“开国儒宗”。

顾炎武的诗

相关推荐

又效江南曲

〔唐代〕李商隐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答王庠书

〔宋代〕苏轼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又示宗武

〔唐代〕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