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诗二首·其一

〔魏晋〕孙绰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

怀彼伐木,宿此良俦。

修竹荫沼,旋濑萦丘。

穿池激湍,连滥觞舟。

全文拼音版

lántíngshīèrshǒu··
chūnyǒngdēngtáiyǒulínliú
怀huái宿liángchóu
xiūzhúyīnzhǎoxuánlàiyíngqiū
穿chuānchítuānliánlànshāngzhōu

作者介绍

孙绰(314—371),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家居会稽。官至廷尉卿,领著作。少爱隐居,以文才著称。诗喜宣扬玄学,枯淡寡味,是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亦能赋,作有《遂初赋》及《游天台山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绰的诗

相关推荐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谩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宋代〕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陵王·江行

〔清代〕董士锡

水声咽,中夜兰桡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

除寒乍消歇。剩雾锁花魂,风砭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蜂瘦,空留樯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

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发。扁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清代〕郑板桥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兰溪

〔唐代〕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兰花

〔元代〕方回

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

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

〔明代〕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