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

〔南北朝〕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木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翻译注释

翻译

你迟迟未归,是因为被风波阻拦所以滞留下来了吧!

我这里已是秋风起而木叶下,你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

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木儿聚集栖宿;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等我裁好寒衣寄到你那,只怕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穿上春服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

注释

(1)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泛称行旅,出行

(2)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3)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4)牖:窗户。

(5)安见:哪里能见到。安:哪里。

全文拼音版

dǎo
xíngzhìfēngyóurényānguī
tínggāoxiàlǒngshǒuqiūyúnfēi
hányuányǒucǎochóngbēi
jiēdāngchūnānjiàndōng

作者介绍

柳恽(465—517),字文畅,南朝梁诗人、音乐家、棋手。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秘书监,广州刺史。其诗风格清雅,工于写景,代表作《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广为传诵。善弹琴,精弈棋,对音律与棋艺均有贡献。

相关推荐

捣衣篇

〔唐代〕李白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捣衣诗

〔南北朝〕温子昇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捣衣

〔唐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