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
彩鸡两两飞梅树结果,仲春的远绿窗中生起。
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
吴江淡色画水连天空,三尺大屏风通达千里。
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
小园之门红门扇洞开,蛛丝与飞蝶一起荡徊。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雕门与画柱长久如此,春景年年在二月回来。
注释
(1)澹:即“淡”。
(2)红扇:一作“门扇”。
(3)共:一作“俱”。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
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
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
彩鸡两两飞梅树结果,仲春的远绿窗中生起。
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
吴江淡色画水连天空,三尺大屏风通达千里。
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
小园之门红门扇洞开,蛛丝与飞蝶一起荡徊。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雕门与画柱长久如此,春景年年在二月回来。
(1)澹:即“淡”。
(2)红扇:一作“门扇”。
(3)共:一作“俱”。
《吴苑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七言古诗。此诗表面描绘吴苑春景,实则通过锦雉双飞、梅结子等意象呈现昔盛今衰的荒凉景象。诗中“吴江澹画水连空”与“三尺屏风隔千里”,其起结形式同而内含变,前结叹吴,后结哀唐。天丝舞蝶的物象变迁折射人事沧桑,温庭筠以语言绮丽、意境深远的笔法,在景物描摹中渗透家国忧思与身世之叹,既体现其“工于体物”的诗风特征,又暗含对国势衰微及个人命运的哀挽。
“吴苑”有两说,其一,吴王之苑,即长洲苑。如《汉书·枚乘传》:“不如长洲之苑”孟康从词义辨析层面说:“以江水洲为苑也。”韦昭基于其所在方位说:“长洲在吴东。”其二,借指吴地或苏州。如马戴《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诗:“草际楚田雁,舟中吴苑人 此作所指即其一。在《全唐诗》中,与吴苑相关的诗作有陈陶的《吴苑思》,白居易的《长洲苑》,还有赵嘏、孙逖、徐凝、许浑、刘沧等人的相关作。比较上述诸诗,除赵嘏《长洲》外,几乎都是在咏古。如果赵嘏《长洲》是在抒发“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的内在孤寂情怀的话,此作则纯粹描写外在的“小苑”风光。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苏台月冷夜乌栖,饮罢吴王醉似泥。
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
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杨柳黄。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罗古木昏。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