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苑行

〔唐代〕温庭筠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

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

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作品简介

《吴苑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七言古诗。此诗表面描绘吴苑春景,实则通过锦雉双飞、梅结子等意象呈现昔盛今衰的荒凉景象。诗中“吴江澹画水连空”与“三尺屏风隔千里”,其起结形式同而内含变,前结叹吴,后结哀唐。天丝舞蝶的物象变迁折射人事沧桑,温庭筠以语言绮丽、意境深远的笔法,在景物描摹中渗透家国忧思与身世之叹,既体现其“工于体物”的诗风特征,又暗含对国势衰微及个人命运的哀挽。

创作背景

“吴苑”有两说,其一,吴王之苑,即长洲苑。如《汉书·枚乘传》:“不如长洲之苑”孟康从词义辨析层面说:“以江水洲为苑也。”韦昭基于其所在方位说:“长洲在吴东。”其二,借指吴地或苏州。如马戴《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诗:“草际楚田雁,舟中吴苑人 此作所指即其一。在《全唐诗》中,与吴苑相关的诗作有陈陶的《吴苑思》,白居易的《长洲苑》,还有赵嘏、孙逖、徐凝、许浑、刘沧等人的相关作。比较上述诸诗,除赵嘏《长洲》外,几乎都是在咏古。如果赵嘏《长洲》是在抒发“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的内在孤寂情怀的话,此作则纯粹描写外在的“小苑”风光。

翻译注释

翻译

彩鸡两两飞梅树结果,仲春的远绿窗中生起。

吴江淡色画水连天空,三尺大屏风通达千里。

小园之门红门扇洞开,蛛丝与飞蝶一起荡徊。

雕门与画柱长久如此,春景年年在二月回来。

注释

(1)澹:即“淡”。

(2)红扇:一作“门扇”。

(3)共:一作“俱”。

全文拼音版

yuànxíng
jǐnzhìshuāngfēiméijiézipíngchūnyuǎn绿chuāngzhōng
jiāngdànhuàshuǐliánkōngsānchǐpíngfēngqiān
xiǎoyuànyǒuménhóngshànkāitiāndiégòngpáihuái
diāoyíngzhǎngruòsháoguāngsuìsuìguīlái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吴中田妇叹

〔宋代〕苏轼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吴楚歌

〔魏晋〕傅玄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吴山图记

〔明代〕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