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蔽日行

〔两汉〕曹植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汉祚之兴,阶秦之衰。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作品简介

《丹霞蔽日行》是曹植借古讽今的乐府诗,以商周、秦汉更迭为镜,暗喻对曹魏政权命运的忧思。全诗分三层:前四句对比商纣暴虐与周室圣明(“三圣”指文王、武王、周公),强调“天命”归于有德;中二句转写汉承秦弊,暗指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末二句“炎光再幽”喻汉室衰微,“殄灭无遗”警示政权更替的残酷。诗中“革命”“王道”等儒家话语,折射出曹植以史论政的深刻性,其忧患意识与《六代论》一脉相承。

翻译注释

翻译

纣王十分昏庸无道,残害忠良。

周家多么兴隆,一家中出了三位圣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出生草莽而功在天下,天下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汉朝的突然兴起,同时意味着秦朝的灭亡。

虽然皇帝在南面凌驾于诸夷之上。

然而灼热的光再幽深悠长,终将灭亡得一丝不剩。

注释

(1)纣:指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2)三圣: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位周朝创始人、统治者。

(3)牧野:牧野之战。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4)革命:更替朝代,谓之革命。

(5)陵夷:指衰败,走下坡路。

全文拼音版

dānxiáxíng
zhòuwéihūnluànnüècánzhōngzhèng
zhōushìlóngménsānshèng
zhìgōngtiānmìng
hànzuòzhīxīngjiēqínzhīshuāi
suīyǒunánmiànwángdàolíng
yánguāngzàiyōutiǎnmiè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

相关推荐

寄隐居士

〔宋代〕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怀黾池寄子瞻兄

〔宋代〕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夏夜

〔唐代〕韩偓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风流子·送春

〔清代〕李雯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芳心谢,锦梭停旧织,麝月懒新妆。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东君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留下长杨紫陌,付与谁行?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

过元家履信宅

〔唐代〕白居易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菩萨蛮·秋闺

〔清代〕徐灿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