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菊》是唐末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以重阳节次日菊花顿遭冷落,讽刺世态炎凉和世上那些向声背实的人,指出此种情形非菊花本身之故,而是因为人情冷暖。全诗结构紧凑,音韵和谐。
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古时九九重阳节之日有饮菊花酒、赏菊、插菊等习俗。节日里以菊花为中心,菊花自然分外珍贵。而节日一过,菊花虽然英繁依旧,却身价大跌,乃至少人问津。此诗即作为重阳节的后一日。
翻译注释
翻译
重阳已过蜜蜂忧愁蝴蝶却不知,清晨还在庭院翻飞绕着断菊枝。
自是因为今天昨天人心不一样,不一定是秋菊香气一夜就近衰。
注释
(1)节: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蜂:一作“风”。
(3)庭:一作“来”。
(4)折残枝:被人折损的残断菊枝。
(5)自缘:自是:自然是。缘:因为,由于。
(6)秋香:秋日开放的花。此指菊花。
(7)衰:事物发展转向微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郑谷的诗
相关推荐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七日观潮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十六夜玩月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十六字令·春望
愁,几片飞花过小楼。
春归否,尚在柳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