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赏心亭

〔宋代〕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陈后主所制的悲凉的《玉树后庭花》突然响起,让人想起当时帝王衰颓的运势。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人事虽然改变但自然的美景还在,我的心情惆怅还得借酒浇愁。

注释

(1)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建。

(2)六朝遗迹:指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帝王都。

(3)玉树悲歌:指《玉树后庭花》乐曲。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制此艳曲,日夜与宠姬酣歌畅饮。兵临城下,仍歌舞不辍终国破被俘。此句承唐杜牧《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黄旗王气昏:言陈王朝气数已尽。

(5)芳樽:亦作“芳尊”或“芳罇”,指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游赏心亭拼音版

yóushǎngxīntíng
liùcháokōngcúnchéngcāngdàohǎimén
wànjiāngshānláizuìyǎnjiǔqiūtiānyínhún
jīnshùbēidānghuángwánghūn
rénshìtóngfēngzàichàngrányóuduìfāngzūn

作品简介

《游赏心亭》是北宋文学家王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登赏心亭所见之景,侧重写建康城的历史和地理特征;颔联承首联继续写赏心亭所见景象,写出了作者登赏心亭举目远望、视野开阔;颈联触景生情,写诗人由此联想到的王朝更迭之历史悲剧;尾联亦抒情,承颈联而来,写抚今追昔的悲慨。此诗融汇古今,于景物描写中寓历史兴亡变化之感慨,富于某种哲理反思。全诗意境苍凉,慷慨而悲壮。

创作背景

赏心亭为古南京名胜之一,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文人多有题咏。此诗即王珪登赏心亭所作,写其游览时所观、所思、所感。《诗林万选》题为《再登赏心亭》,《华阳集》(丛书集成本)卷三题作《游赏心亭》。

作者介绍

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庆历二年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他文辞典丽,朝廷大典多出其手,主导编修《两朝国史》。封岐国公,卒赠太师,谥“文”。因其任宰相十六年无所建树,被讥为“三旨相公”。王珪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湖亭望水

〔唐代〕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阎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江亭

〔唐代〕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登赏心亭

〔宋代〕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谢公亭

〔唐代〕李白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潼关河亭

〔唐代〕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