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岚州》是唐代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北方岚州早春时节依旧十分寒冷,诗人前后往来其地都不曾见鲜艳芬芳的春花绽放,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残雪,但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失望,因为那融化了的残雪化为潺潺的流水流淌在溪涧中,仿佛一曲曲悦耳的琴声,给诗人带来听觉上的美感;山上草木在残雪的映照下,青白相间,就像一幅幅美丽的淡墨画,给羁旅的诗人带来视觉上的快感。该诗以志见闻,写景、述怀,朴实自然。
经行岚州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杜审言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45年)中进士后,曾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西北行,往返两次经过岚州,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经行岚州》。据傅璇琮《杜审言考》考证,该诗约作于调露元年(679年)前后。
翻译注释
翻译
北地的春光总好像步履迟缓,边城的气候愈显得格外清寒。
从过路到返回仍未见花儿开放,新旧交叠的残雪依然缀满了郊原。
淙淙的流水如同悦耳的琴音,莽莽的群山仿佛画中的景观。
真畏惧陷身这远行的官差,艰险中也只有紧催马儿频频加鞭。
注释
(1)岚州:唐武德六年(623年)置,属河东道,故治在今山西岚县北。
(2)边城:边远的县城,这里指岚州。
(3)气候:《文苑英华》作“风气”。
(4)往来:作者已来去两次经过岚州。
(5)看:读平声。
(6)惊:惊叹,此处有惋惜之意。
(7)牵:受束缚,被牵制。
(8)远役:远方行役。
(9)促:催促。
(10)征鞍:代指马。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审言的诗
相关推荐
经漂母墓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经梧州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经檀道济故垒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经汾阳旧宅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经杜甫旧宅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经少林精舍寄独邑亲友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
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
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
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