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中丞闻琴

〔南北朝〕谢朓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

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

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作品简介

《和王中丞闻琴》此诗为南朝齐"永明体"代表诗人谢朓的咏琴诗,展现士大夫的雅致情趣。前四句以"凉风-月露-蕙风"构建清幽的听觉空间,实现自然天籁与琴音的共鸣;"萧瑟满林"与"轻鸣响涧"的意象对仗,既显永明体声律之美,又暗含"大音希声"(《老子》)的哲学意境;尾联"澹容与"(淡泊从容)与"江海心"(隐逸之志)的并置,完成从音乐审美到人生境界的升华。全诗五言八句,已具唐代律诗雏形,体现南朝诗歌"圆美如弹丸"(谢朓自评)的艺术追求。

创作背景

《和王中丞闻琴》作于建武二年(495年)谢朓任宣城太守期间,诗中"王中丞"或指尚书令王晏。南齐政局动荡中,士大夫以琴乐寄托情怀:1."蕙风怀抱"反映永明年间盛行的"声无哀乐"(嵇康论)美学思潮;2."江海心"暗喻对建武朝杀戮宗室的忧惧,预示诗人后来被诬致死的悲剧命运。此诗堪称南朝贵族文化的精神标本。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夜中凉风吹拂,枝头暗凝的露水滴沥有声。一轮圆月高悬中天,投下皎洁的清光。

带着花香的风儿多情地投入怀抱,在这如此幽静美好的夜晚,听君抚琴尽兴。

琴音如秋风之箫瑟,满林传遍其飒飒秋声;又如涧水轻鸣,流淌着淙淙作响的清韵。

这样一种远离尘嚣、清静无为的境界,千万不要耽误和消磨了隐逸的意兴。

注释

(1)月露:月光下的露滴。

(2)圆景:指月亮。

(3)清阴:清凉的树阴。

(4)蕙气:香气。一作“蕙风”,带着兰蕙花香的风。

(5)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声音。

(6)满林听:是说树林里的鸟也为之感动,倾耳聆听。

(7)响涧音:是说琴声犹如溪水流淌,淙淙有声。

(8)无为:清静无为。

(9)澹容与:指安逸闲适。澹,恬静。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10)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11)江海心:退隐之心。

全文拼音版

wángzhōngchéngwénqín
liángfēngchuīyuèyuánjǐngdòngqīngyīn
huì怀huáibàowénjūnqín
xiāomǎnlíntīngqīngmíngxiǎngjiànyīn
wèidànróngcuōtuójiānghǎixīn

作者介绍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其诗清新流丽,开创“永明体”,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等句展现山水诗新境界。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宣城太守,故又称“谢宣城”。因卷入政治斗争下狱而死,年仅36岁。诗风摆脱玄言影响,注重声律对仗,对唐代律诗形成有重要启发,李白屡屡称颂其“清发”诗才。

相关推荐

和师厚接花

〔宋代〕黄庭坚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南北朝〕谢朓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和沈石田落花诗

〔明代〕唐伯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和秦太虚梅花

〔宋代〕苏轼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馀香还畀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