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中丞闻琴》此诗为南朝齐"永明体"代表诗人谢朓的咏琴诗,展现士大夫的雅致情趣。前四句以"凉风-月露-蕙风"构建清幽的听觉空间,实现自然天籁与琴音的共鸣;"萧瑟满林"与"轻鸣响涧"的意象对仗,既显永明体声律之美,又暗含"大音希声"(《老子》)的哲学意境;尾联"澹容与"(淡泊从容)与"江海心"(隐逸之志)的并置,完成从音乐审美到人生境界的升华。全诗五言八句,已具唐代律诗雏形,体现南朝诗歌"圆美如弹丸"(谢朓自评)的艺术追求。
和王中丞闻琴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
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
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和王中丞闻琴》作于建武二年(495年)谢朓任宣城太守期间,诗中"王中丞"或指尚书令王晏。南齐政局动荡中,士大夫以琴乐寄托情怀:1."蕙风怀抱"反映永明年间盛行的"声无哀乐"(嵇康论)美学思潮;2."江海心"暗喻对建武朝杀戮宗室的忧惧,预示诗人后来被诬致死的悲剧命运。此诗堪称南朝贵族文化的精神标本。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夜中凉风吹拂,枝头暗凝的露水滴沥有声。一轮圆月高悬中天,投下皎洁的清光。
带着花香的风儿多情地投入怀抱,在这如此幽静美好的夜晚,听君抚琴尽兴。
琴音如秋风之箫瑟,满林传遍其飒飒秋声;又如涧水轻鸣,流淌着淙淙作响的清韵。
这样一种远离尘嚣、清静无为的境界,千万不要耽误和消磨了隐逸的意兴。
注释
(1)月露:月光下的露滴。
(2)圆景:指月亮。
(3)清阴:清凉的树阴。
(4)蕙气:香气。一作“蕙风”,带着兰蕙花香的风。
(5)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声音。
(6)满林听:是说树林里的鸟也为之感动,倾耳聆听。
(7)响涧音:是说琴声犹如溪水流淌,淙淙有声。
(8)无为:清静无为。
(9)澹容与:指安逸闲适。澹,恬静。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10)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11)江海心:退隐之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谢朓的诗
相关推荐
和师厚接花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其二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和袭美春夕酒醒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二
病见昏花已数年,只应梅蕊固依然。
谁教也作陈玄面,眼乱初逢未敢怜。
和沈石田落花诗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和秦太虚梅花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馀香还畀昊。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