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金陵三首·其二

〔宋代〕张耒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青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作品简介

《怀金陵三首·其二》是宋代诗人张耒的怀古之作,以简练的笔触勾勒金陵(今南京)的沧桑变迁。首句“璧月琼枝不复论”以昔日繁华意象的消逝开篇;次句“秦淮半已掠荒榛”直写当下荒芜;后两句“青溪天水相澄映”突转空明,却以“临春阁上魂”收束,暗指南朝陈后主亡国之痛。全诗仅28字,却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将历史兴亡之叹浓缩在秦淮一隅,体现了宋人以理趣入诗的特点。

翻译注释

翻译

张贵妃、孔贵嫔的故事已经过了数百年,对她们的容色无需再作评论,现在就连秦淮河也有一半被荒野的榛子树所侵夺。

青溪水天交相辉映,那便是临春阁上张丽华与陈后主相聚之魂。

注释

(1)璧月琼枝:典出《南史》。《南史·张贵妃传》:“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2)青溪:张丽华的丧身之处。《南史·张贵妃传》:“及隋军陷台城,妃与后主俱入于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贵妃,榜于青溪中桥。”一作“清溪”。

全文拼音版

怀huáijīnlíngsānshǒu··èr
yuèqióngzhīlùnqínhuáibànlüèhuāngzhēn
qīngtiānshuǐxiāngchéngyìng便biànshìlínchūnshànghún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六年进士,官至太常少卿。其诗受白居易、张籍影响,多写田园生活与民生疾苦,《劳歌》《夜坐》等作品平易晓畅。散文清新自然,与黄庭坚并称"晁张"。晚年寓居陈州,潜心著述。著有《柯山集》《宛丘集》等,虽在四学士中诗名稍逊,但其平实诗风在南宋陆游等诗人中产生共鸣,对宋诗通俗化发展有所贡献。

相关推荐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金陵怀古

〔宋代〕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