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丹阳尹荆州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萧绎

副君垂奖盻,仁慈穆且敦。

终朝陪北阁,清夜侍西园。

降贵深知己,宁思食椹恩。

未尝辞昼室,谁忍去轘辕。

全文拼音版

dānyángyǐnjīngzhōushīèrshǒu··èr
jūnchuíjiǎngrénqiědūn
zhōngcháopéiběiqīngshì西yuán
jiàngguìshēnzhīníngshíshènēn
wèichángzhòushìshuírěnhuányuán

作者介绍

萧绎(508—555),即南朝梁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封湘东王。曾任会稽太守、丹阳尹、江州刺史。太清元年(547)任荆州刺史,镇江陵。及侯景乱,命王僧辩等讨伐,事平,在江陵即帝位。承圣三年(555),西魏伐之,陷江陵,遭虏被杀。能书善画,为南朝宫体诗人。所著颇丰,然大都散佚。明人辑有《梁元帝集》。又有所著《金楼子》残本存世。

相关推荐

婆罗门引·春尽夜

〔明代〕夏完淳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宿西山精舍

〔宋代〕释文兆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