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首》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山村所见所闻,真实描绘了农家生活与官府催科的社会现实。首联以“采桑女”的朴素形象展现乡间劳作场景;颔联以“斋钟断寺”“犬吠云”等意象勾画出静谧而生动的山居氛围;颈联写耕牛避石、溪水分陂的细节,暗含人与自然相融的智慧;尾联笔锋骤转,借农家之口揭露“催科急”的压迫,而“留看引文”的无奈请求更显沉痛。全诗语言平实,画面感强,在田园诗意中注入深沉的社会关怀。
陇首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
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
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在陇首,常常遇到许多采桑姑娘,头上鬓发蓬松,穿着短短的黑裙、粗布的衣裳。
寺院里的午钟未响,近处却有雄鸡鸣昼。我扶杖穿山踏云,群犬亲热地伴我吟哦不休。
有灵性的牛儿知道避石绕道,解事的溪水也晓得遇阻分流。
农家人告诉我,县府催租正急,怕我不相信,要我看那茅檐下官府的文书。
注释
(1)陇:通“垄”,田埂、土堆。
(2)荆钗:以荆枝为髻钗,古代常以荆钗布裙比喻贫家妇女的装束。
(3)斋钟:午时的钟声。
(4)陂:泽畔障水之崖。
(5)引文:官府派租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陇西行四首·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上歌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
䯅骢父马铁镂鞍,七尺大刀奋如湍。
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䯅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
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陇西行四首·其一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陇头吟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陇西行四首·其三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陇西行·天上何所有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陇西行四首·其四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陇头歌辞三首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