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送友人游幕

〔近代〕潘榕

剪烛话深宵,唱骊歌、无限愁肠回绕。

才送客鞭丝,又怅别江干,轻舟荡小。

南船北马,叹今后故人稀少。

离合明知皆数定,独我此情难了。

遨游壮志虽然好。奈枝分荆树,花忧萱草。

报牍事长征,望此去、成学归来须早。

一声珍重,片帆远挂烟波渺。

愿乘长风看破浪,目断暮云天杳。

全文拼音版

nán··sòngyǒurényóu
jiǎnzhúhuàshēnxiāochàngxiànchóuchánghuírào
cáisòngbiānyòuchàngbiéjiānggànqīngzhōudàngxiǎo
nánchuánběitànjīnhòurénshǎo
míngzhījiēshùdìngqíngnánle
áoyóuzhuàngzhìsuīránhǎonàizhīfēnjīngshùhuāyōuxuāncǎo
bàoshìzhǎngzhēngwàngchéngxuéguīláizǎo
shēngzhēnzhòngpiànfānyuǎnguàyānmiǎo
yuànchéngzhǎngfēngkànlàngduànyúntiānyǎo

相关推荐

南浦·题林畏庐翁西溪图,兼讯㣼盦溪游

〔近代〕郭则沄

摇曳一湾秋,指词仙隐处,溪云迷晓。西堰旧通潮,荒庵畔、古雪沈沈谁扫。清游最羡,酒瓢稳载瓜皮小。弹指楚天愁几许,凭问旧时芳草。

分明图就残山,引归心早是,越莼香了。凭讯冷红踪,清波路、果否控鸾重到。梅塍梦渺。微吟愁对瓶枝悄。今夜水窗风絮影,白上鬓丝多少。

南浦·羌笛落花天

〔清代〕龚自珍

羌笛落花天,办香鞯两两愁人归去。连夜梦魂飞,飞不至,天堑东头烟树。空邮古戍,一灯败壁然诗句。不信黄尘消不尽,摘粉搓脂情绪。

登车切莫回头,怕回头还见高城尺五。城里正端阳,香车过,多少青红儿女。吟情太苦,归来未算年华误。一剑还君君莫问,换了江关词赋。

南浦·秋水,再叠前韵

〔清代〕曹贞吉

片月映寒汀,碧澄澄,人对江山清晓。

绿净绕柴扉,晴几上、巳有垂杨先扫。

芦花似雪,连拳鹭占圆沙小。

淡抹遥天浑一色,夹岸粘云衰草。

百川争赴长河,看鱼床灯火,黄昏近了。

白露老蒹葭,清歌发、无数采莲船到。

平湖浩渺,芙蓉落尽空潭悄。

又是霜明波冷后,此际捞虾人少。

南浦·浓阴催暝细雨送寒愁绪无端长歌自遣

〔清代〕刘炳照

疏雨湿苔茵,怨天公,不放斜阳微罅。

莺燕话离情,重来日、非复春游閒冶。

红愁绿惨,群芳旧侣都凋谢。

一点青灯寒燄短,怎度者般长夜。

当年联袂骚坛,更评花醉月,争飞玉斝。

豪气尽消磨,添惆怅、偏又寄人篱下。

琴弦已断,茫茫谁是知音者。

千种凄凉无处诉,空剩泪珠盈把。

南浦三首·其二

〔清代〕王时翔

雪霰冷芸斋,正悠扬半空,浑似飞絮。

卯酒注盈觞,浇不了、堆肠万千离绪。

黯然魂断,未分早作临分语。

不知解缆张帆日,怎忍听歌南浦。

回思二载书窗,共展卷烧灯,吟风坐雨。

臭味已如兰,交情重、更指青松相许。

王程渐迫,姓名悔入招贤谱。

异时纵有鹓鸾伴,谁是今时俦侣。

南浦·梅花

〔近代〕杨圻

梅花开了,倚雕栏相对酒初醒。

几点小山寒翠,寂寂锁閒庭。

翠被安排睡也,听玉龙吹澈怨江城。

但如今不管,暗香阵阵,疏影更轻轻。

斜月半明半暗,到窗前夜已过三更。

故国空江残雪,归梦不胜情。

为间水边风底,立黄昏几度冷清清。

料一番消瘦,画楼如水点银镫。

南浦·从玉田本题岳馀山鸿庆闹红一舸图

〔清代〕黄燮清

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借得沧浪容一枕,卧听棹歌声远。

最怜那日西湖,记招蝶、盟鸥段家桥畔。凉约美人寻,花阴动、秋在湘裙罗扇。轻盈易别,采芳空寄瑶琴怨。输与鸳鸯三十六,长是水云闲散。

南浦·别江楼送者诸君子

〔近代〕赵熙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

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

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

留与阳关三弄笛,楼下绿波双棹。

元戎小队郊坰,置行厨、丛桂香中更好。

转柁秀山光,平羌上,换尽年年怀抱。壶天尚早。

大旗落日红霞照。

燕子生涯如客样,一醉一番人老。

南浦·廖芷才大令招饮镜香亭用张春水韵

〔近代〕赵熙

天在玉壶中,自唐年、已照旭川春晓。

杨柳绿于人,青钱外,依旧浓烟梳扫。

田田弄影,风裳入夏迎苏小。

叶上明珠花上雨,心上美人香草。

凉云一片潇湘,念夫君,曾读离骚未了。

侬也梦西华,蓬莱殿、今问采芳谁到。前生路渺。

一樽官阁云廊悄。

此时人间乾净地,却笑主人来少。

南浦·四月八日

〔宋代〕史浩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