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吹箫的人已经离开了,只剩下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冷魄寒光仿佛从天上倾泻下来。去年今日的夜里梦醒时正乘着小船飘荡在江上,倚靠着高高的桅杆,曾创作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的远处响起呜呜的角声,兴尽返回,也没有惊动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子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明明知道明年会在哪里,或许是无聊地客居在徐州的黄楼中,可叹前半生一直在外漂泊度过。还记得那在二十四桥上忆吹箫的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杜牧吗?这些人都是这样,离开仕途之后即归隐乡间。人生一世,就是抬头低头之间,悲欢离合哪有什么定数,亲友团圆才是人们不变的追求。
注释
(1)吹箫人去:用萧史典故。《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鸣,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军凤凰飞去。”
(2)夜半横江梦:典出苏轼《后赤壁赋》:“时将夜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寐。”
(3)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
(4)回舟尽兴,未惊鸥鹭:语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情知道:明明知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情知道,犹云明知道也。”
(6)漫:徒,空。
(7)黄楼:楼阁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却扫编》:“徐州黄楼,东坡所作,子由所赋,坡自书。”
(8)杜书记:指杜牧。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故云。
(9)二三子:若干人,几个人。
(10)使君:汉代对刺史的称呼,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11)角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此借指隐士或布衣。
(12)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