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宋末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写中秋月夜之景,表现了词人对亲友的思念之切;下片转入抒情,感叹不知以后身在何处,抒写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亲友团圆的渴盼。全词熔写景、抒情于一炉,对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以及渴望团圆的心情。
桂枝香·吹箫人去
寄扬州马观复。时新旧侯交恶,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难言。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子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桂枝香·吹箫人去》此词当作于甲申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中秋。马观复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迁南台御史,后历江西宪佥,事见《道园学古录卷十五·户部尚书马公墓碑》。据《新元史》可知马此年在扬州任职,他于元贞末大德初任京职左司郎中,与刘氏父子已无交往。刘辰翁有《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词,即此词序中“去年中秋泛月”事,癸未即至元二十年(1283年),故知此词作于至元二十一年。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因此作者回忆往昔中秋佳节的团圆而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吹箫的人已经离开了,只剩下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冷魄寒光仿佛从天上倾泻下来。去年今日的夜里梦醒时正乘着小船飘荡在江上,倚靠着高高的桅杆,曾创作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的远处响起呜呜的角声,兴尽返回,也没有惊动鸥鹭。
明明知道明年会在哪里,或许是无聊地客居在徐州的黄楼中,可叹前半生一直在外漂泊度过。还记得那在二十四桥上忆吹箫的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杜牧吗?这些人都是这样,离开仕途之后即归隐乡间。人生一世,就是抬头低头之间,悲欢离合哪有什么定数,亲友团圆才是人们不变的追求。
注释
(1)吹箫人去:用萧史典故。《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鸣,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军凤凰飞去。”
(2)夜半横江梦:典出苏轼《后赤壁赋》:“时将夜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寐。”
(3)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
(4)回舟尽兴,未惊鸥鹭:语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情知道:明明知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情知道,犹云明知道也。”
(6)漫:徒,空。
(7)黄楼:楼阁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却扫编》:“徐州黄楼,东坡所作,子由所赋,坡自书。”
(8)杜书记:指杜牧。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故云。
(9)二三子:若干人,几个人。
(10)使君:汉代对刺史的称呼,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11)角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此借指隐士或布衣。
(12)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辰翁的诗
相关推荐
桂枝香·折桂
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多应天上吴刚,斧后飘来金屑。
待卜取、檀奴慧业。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
桂枝香·咏月饼
秋屏伴醉。认七宝添修,粉融酥腻。偷得寒簧素影,桂宫知未。波波休羡樱桃节,祗团圞、定如人意。半焦禽唤,一痕蟆蚀,暗怜风味。
念画地、浮名可似,忆旧谱霓裳,难寻残字。吟到金盘彩屋,总关秋思。当筵碎写山河影,怕琼肌、新染铅泪。麦香收后,小团重瀹,玉蟾如水。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西风故国。记乍免内黄,归梦溪曲。
还是秦星夜映,楚霜秋足。
无肠枉抱东流恨,任年年、褪匡微绿。
草汀篝火,芦洲纬箔,早寒渔屋。叙旧别、芳刍荐玉。
正香擘新橙,清泛佳菊。依约行沙乱雪,误惊窗竹。
江湖岁晚相思远,对寒灯、谩怀幽独。
嫩汤浮眼,枯形蜕壳,断魂重续。
桂枝香·寄题王古直镜阁
栋云叆叆。傍西子湖边,曲堤潇洒。
曾记六桥,烟景旧游都在。
菱花一片朝光冷,点青螺、两峰横黛。
何年占取,鸥沙鹭渚,柳梢花外。有多少、画桡同载。
负山水曹衣,当风吴带。梦里屏山惯听,渔歌钦乃。
天涯游子归还未,预相期、笋厨虾菜。
疏帘尽捲,添他高枕,醉眠吾爱。
桂枝香·蟹
江湖岁晚。正水落空洲,枫下高岸。
设簖平沙败苇,灯光零乱。
轮囷乍向临流得,掩青筐、霎时皆满。
谁怜携去,渔庄草舍,清霜一片。又早是、重阳款宴。
叹秋色殊佳,篱金初遍。几处酒人对擘,新橙同荐。
老饕只爱持螯嚼,想眉山、旷怀如见。
还从醉后、茶烹石鼎,恍窥双眼。
疏帘淡月·梦
轻阴淡敛。正月吐鸾环,帘摇银蒜。
戛碎波纹浪花,片影儿清。魂丝欲被东风散。
几凝盼、草烟碧染。露华寒浅,芳心暗警,玉壶传点。
绣鞋怯、花间碧藓。蓦地自回头,曲屏人见。
裙线蔷薇,刺罥胆虚娇喘。
回廊仄径须臾现,倚阑干才整钗钿。
窗前鹦鹉,枝头杜宇,一声唤转。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松江岸侧。正乱叶坠红,残浪收碧。
犹记灯寒暗聚,簖疏轻入。
休嫌郭索尊前笑,且开颜、共倾芳液。
翠橙丝雾,玉葱浣雪,嫩黄初擘。自那日、新诗换得。
又几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篱边早菊,慰渠岑寂。
如今谩有江山兴,更谁怜、草泥踪迹。
但将身世,浮沈醉乡,旧游休忆。
桂枝香·香尘渐歇
香尘渐歇。记登楼昨夜,将别还惜。
寒雨横江不断,共人呜咽。
柔衾直泥更残语,奈催人、晓风凄切。
泪痕襟上,啼声眼底,孤棹轻发。几回首、云屯海立。
任危浪惊涛,惟思颜色。何处明朝此去,梦遥天隔。
离情欲绾愁无计,况孤眠、滋味谁说。
枕头钗画,时时重认,臂痕犹湿。
桂枝香·秋阑
层层卐字。又勒住斜阳,勾人情思。
窄径弯环,褪了些儿苔翠。
深深几曲回廊隐,剩流萤、越防飞至。
个侬行处,半身遮断,夹纱衫子。料不是、慵扶倦倚。
是怯了西风,吹梦帘底。十二周遭,不见那回双髻。
蓦禁风露中宵凭,认昨夜、星辰如此。
玲珑一角,莫教偎捻,海棠红泪。
桂枝香·江南且住
江南且住,又邃市凄寒,灯酒何处?
东去江流不绝,此情如故。
轻车宛转霜风里,怅天涯、一年重暮。
者时红袖,殷勤乍暖,还怯人妒。向邻里、寻歌泥舞。
便帘隔疏香,犹认眉妩。看似寻巢燕子,绕梁谁主?
临妆索笑寻常见,几黄昏、门外凝觑。
树摇微梦,寒侵瑶席,等教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