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

〔清代〕纳兰性德

脂粉塘空遍绿苔,掠泥营垒燕相催。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博山香烬未全灰。

作品简介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燕子衔泥来去的实景,借以表达离情凄凉。下片写对于恋人归来场景的想象,表现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最后之句既是景句又是情语,香未燃烬也意味着心犹未泯的内蕴,含婉凄清之至。全词清新淡雅、静穆闲适,颇具有美妙的情趣。

创作背景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这首词写江南风物,应当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扈从江南之时,纳兰患病,得以片刻休息,而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闺中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脂粉塘已长满了绿苔,但见小燕子飞来飞去衔泥建巢,心生忌妒。想自己的心上人却不能归来,她多么想自己的爱人能飞回到她的身边。

于是想象着,自己的爱人骑着骏马从近处的梅里出或是驾一片白帆从遥远的藕花深处而来。那是多么浪漫多么令惊喜的事情呀。可惜这仅有的一点愿望只是想像罢了。只能对着那博山炉中似尽非尽的香烬发呆。

注释

(1)脂粉塘:江南溪名,传说为春秋时西施沐浴之溪塘。南朝梁任舫《述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处,又呼为脂粉塘。吴王宫人灌妆于此溪上源,至今馨香。”这里指闺阁之外的溪塘。

(2)营垒:营建巢穴。

(3)梅里:江南地名,传说为吴国始祖太伯的居处。

(4)片帆:孤舟,一只船。

(5)藕溪:在江苏无锡西北。

(6)博山: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

(7)香烬:谓炉中的香已烧完。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zhīfěntángkōngbiàn绿tái
zhīfěntángkōngbiàn绿táilüèyínglěiyànxiāngcuīfēiquèfēihuí
jìncóngméiguòpiànfānyáoǒuláishānxiāngjìnwèiquánhuī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