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云·向深秋

〔宋代〕柳永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作品简介

《凤归云·向深秋》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破晓时分词人行走于乡间小路所见之景;下片表现了词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写景真切自然,感情较为悠游不迫,抒情则反复陈词,语言精警,感情恣肆,一发难收。

创作背景

柳永成年后离开家乡福建崇安县,虽寓居京都汴梁,但生活一直比较动荡。中举前为求取功名、维持生计,四处干谒漫游,中举后又为官务公事奔走在外,羁旅行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对羁旅漂泊的苦况有着深切的体会乃至清醒的认识,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羁旅行役词,这首《凤归云》就是其中之一。观词中所述,明显透露出柳永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晚,可见此词当为其晚年所作,具体作年不可考。

翻译注释

翻译

面对深秋时节,雨后的西郊凉爽肃杀。小路上黑夜将尽,衣袖生起阵阵凉风。天的尽头星星将落,闪电在树梢那边不停闪动。又是拂晓鸡鸣声起时,明亮的阳光开始升动,遥远的山路渐渐明晰。

奔走辛劳的行役,渐进流失的光阴,只是为那不足挂齿的蝇头利禄,微不足道的蜗角功名,到头来一事无成,徒然相争胜。抛掷云山泉石的归隐,戏弄于尘世,将壮烈的节操轻易消亡。幸好可像范蠡携西施一样,在似云涛的烟浪里,驾乘满载风情的扁舟泛游五湖,是已到应当归去终老隐居的时候了。

注释

(1)雨馀:雨后。馀,同“余”,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以区分,多见古文。

(2)肃:肃杀,枯萎。

(3)夜阑:夜残;夜将尽时。

(4)襟袖:衣襟衣袖。

(5)凉飙:凉风。

(6)天末:天边,天尽头。

(7)流电:流星的流光。

(8)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故以阳乌为太阳的代称。

(9)分:辨认。

(10)迢迢:道路遥远貌。

(11)驱驱行役:驱驱:奔走辛劳。行役: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后泛称行旅,出行。

(12)苒苒:同“荏苒”,时光渐渐逝去。

(13)毕竟:到底;终归。

(14)漫:徒然。

(15)高:夸耀,赞美。

(16)云泉:指隐士之所居。

(17)狎玩尘土:意谓游戏官场。尘土,指尘世间。此喻官场。

(18)壮节等闲:壮节:壮烈的节操。等闲:随便。

(19)会须:定要。

(20)老渔樵:即老于渔樵,以捕鱼、打柴而终老。此指过归隐的生活。

全文拼音版

fèngguīyún··xiàngshēnqiū
xiàngshēnqiūshuǎng西jiāoshànglánjīnxiùliángbiāotiāncánxīngliúdiànwèimièshǎnshǎnlínshāoyòushìxiǎoshēngduànyángguāngdòngjiànfēnshāntiáotiáo
xíngrǎnrǎnguāngyīnyíngtóujiǎogōngmíngjìngchéngshìmànxiānggāopāozhìyúnquánxiáwánchénzhuàngjiéděngxiánxiāoxìngyǒuyānlàngchuánfēngyuèhuìguīlǎoqiáo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多写市井生活与歌妓情思,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创“慢词”长调体裁,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流传极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晚年中进士后仅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词作“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发展影响深远。

柳永的诗

相关推荐

雪中望岱岳

〔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

秦碑凌绝壁,杖策好谁看?

华山女

〔唐代〕韩愈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轩。

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簪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

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流民叹

〔宋代〕黄庭坚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

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後至将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

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

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

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代〕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代〕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新凉

〔宋代〕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小桃红·碧桃

〔元代〕李致远

秾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

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幽兰之歌

〔唐代〕杨炯

幽兰生矣,于彼朝阳。

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

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

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

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