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回忆前一个春天的生活片断,从雨后轻寒、海棠花谢的细节,表现出作者对已逝年华的惋惜和追念。下片则着眼于目前又一个春暖花开的美景,进行今昔对照,愈发珍惜大好的春光。全词构思精巧,刻画细腻,写出了作者对少年情怀的无限眷恋。
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周邦彦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7年),教授庐州,时年三十二岁,翌年即流寓荆州十,至元佑八年春天,才离开荆州赴溧水任所。这阕《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词是在元佑八年以前荆州所作,此时作者在三十二岁至三十八岁之间。
翻译注释
翻译
像用南阳黛青涂抹了晴日的山峦。身着单衣承受着清晨的轻寒。一夜的春风吹过,海棠花纷纷调零,我在小楼上卷起竹帘观看。
如今艳阳高照明丽如洗,我骑着宝马在暖风里来到城南。在旧日曾游的园林里,喜的是无风无雨的天气,还有春鸟叭叭嗑渣似报一切平安。
注释
(1)少年游:词牌名。陈本、吴钞本、宛钞本、王刻本、朱刻本、调名下注“黄钟”。罗笺、孙本从《白雪》、毛本、郑本题“荆州作”。
(2)南都:指湖北荆州(今湖北江陵一带)。荆州在春秋时为楚国郢都,梁元帝萧绎建都于此,称南都。唐肃宗上元初年置南都。
(3)扫晴山:李商隐《代赠二首》:“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陈本:“乃晴明远山之色也,今人有远山眉。”
(4)耐:与奈通用。孙本从毛本作“奈朝寒”。唐·韩偓《浣溪沙》:“六铢衣薄惹轻寒。”南唐李煜《浪淘沙》:“罗衾不耐五更寒。”
(5)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6)丽日:美好的日子。南朝宋·张正见《赋得日中市朝满诗》:“云阁绮霞生,旗亭丽日明。”孙本:“陈注作者误为庾肩吾。”
(7)南陌:南面的道路。南朝梁·沈约《临高台》:“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8)雕鞍:借指宝马。南唐冯延巳《蝶恋花》:“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北宋王安石《送丁廓秀才三首》:“殷勤陌上日,为客暖征鞍。”
(9)旧赏园林:化用北宋王安石《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陈本:“王介甫诗‘中宵风雨暝园林,零落黄花满地金。’”
(10)春鸟报平安:化用唐·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杜甫《春鸟》:“日日报平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周邦彦的诗
相关推荐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少年游·重阳过后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十未了秋十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草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少年游·戏平甫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少年游·江南节物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
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
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