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夫子行天竺山中次韵
笋舆游天竺,一径入深曲。
初日淡高林,苔色萋以绿。
山鸟向人鸣,梵音旋相续。
我来尘俗中,物情互起伏。
殊观得未有,身心增谨肃。
寒涛卷长松,微风响幽竹。
徘徊坐石根,流泉咽虚谷。
言归兴未阑,回首云迷麓。
遥指半山中,人行傍古木。
和夫子行天竺山中次韵拼音版
和夫子行天竺山中次韵
笋舆游天竺,一径入深曲。
初日淡高林,苔色萋以绿。
山鸟向人鸣,梵音旋相续。
我来尘俗中,物情互起伏。
殊观得未有,身心增谨肃。
寒涛卷长松,微风响幽竹。
徘徊坐石根,流泉咽虚谷。
言归兴未阑,回首云迷麓。
遥指半山中,人行傍古木。
相关诗文
山中
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麛相伴眠。
寄山中友人·其二
清修二师持远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莲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虚。
记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见拟相寻,秋风落叶迷行迹。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答李友山山中留别
已恨青山临渡口,相思回首隔夫君。
更堪重到相思处,不见青山见白云。
大雨山中作
重阴翳秋节,霖潦无时作。
虺虺伏雷震,浩浩洪湍落。
浮槎悬修磴,涌泉淹高阁。
禾黍浩纵横,良畴殚为壑。
颓梁断来术,垣闾增萧索。
块坐空堂上,展卷莫为乐。
虽微农夫忧,内顾无儋石。
先民有遗言,君子贵处约。
抱关非吾事,嗟来非吾食。
去去遵时命,南山有薇藿。
武卿山中晚行
水流青山中,人行白云处。
落日下西崦,馀光拂高树。
此行何所有,一眺空海宇。
惭乏山林姿,来此成宾主。
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再赋三绝仆与楚翁至是三听雨矣不知自此又几听雨耶·其二
五载期君君不来,悠悠世路忽相猜。
从今无事长相见,纵使百年能几回。
山中四首·其二
疏林过微雨,西岭收残晖。
草露湿我屦,松风吹我衣。
坐久四山暝,吟馀独鸟飞。
归来不知晚,萝月盈窗扉。
山中寓意
白发今如许,自吟还自愁。
满山晴叶雨,四壁老蛩秋。
看水知心静,观云觉事浮。
数年衰感意,挥泪不能收。
与友人山中夜坐
偶然缘水岸,落日见幽栖。
野暮烟藏寺,山空月过溪。
结篱松磴下,借树草堂低。
明早如无事,披云更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