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三首·其三

〔宋代〕徐铉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

仙郎有约长相忆,阿母何猜不得知。

梦里行云还倏忽,暗中携手乍疑迟。

因思别后闲窗下,织得回文几首诗。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

南国有位佳人名字叫玉儿,脸若芙蓉,眉如远山。

仙郎有约长相忆,阿母何猜不得知。

仙人般风姿的郎君与她相会让她常常思忆,但阿母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

梦里行云还倏忽,暗中携手乍疑迟。

在梦里行云播雨觉得就是一瞬间,黑暗中携手与共忽又迟疑不定。

因思别后闲窗下,织得回文几首诗。

想到离别后心上人闲暇时在窗下,会织得几首像苏蕙那样的回文诗呢?

注释

(1)倏忽:很快地。

(2)回文:典出《晋书·列女传》,也是用苏蕙的典故。

梦游三首·其三拼音版

mèngyóusānshǒu··sān
nánguójiārénérróngshuāngliǎnyuǎnshānméi
xiānlángyǒuyuēchángxiāngācāizhī
mèngxíngyúnháishūànzhōngxiéshǒuzhàchí
yīnbiéhòuxiánchuāngxiàzhīhuíwénshǒushī

作品简介

《梦游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徐铉的七言律诗。此诗以梦幻笔法抒写爱情主题,描绘了一位名为“玉儿”的南国佳人,容颜如芙蓉远山般清丽。诗中“仙郎有约”“阿母何猜”暗喻男女相悦却阻于礼教的幽情,后联以“梦里行云”“暗中携手”摹写梦境中恍惚迷离的相会,尾联借“回文诗”典故(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寄夫),倾诉别后相思。全诗语言婉丽,意境缥缈,融合了现实与梦境,含蓄表达了对自由情感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书,文章与韩熙载齐名,并称“韩徐”。后随李煜归降北宋,曾受命探视被囚的旧主,留下著名的《太宗问对》。他精通文字学,曾参与校订《说文解字》,著有《骑省集》。亦工书法,尤善篆隶。因其高洁的人品和卓越的文学成就,深受后世敬重。徐铉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扬州·晚云收

〔宋代〕秦观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东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

〔宋代〕吴文英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当时曾共秋被。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画图重展,惊认旧梳洗。去来双翡翠。难传眼恨眉意。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梦中作四首

〔宋代〕林景熙

【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其二】

一抔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其四】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梦江南·帘不卷

〔宋代〕赵汝茪

帘不卷,细雨熟樱桃。数点霁霞天又晓,一痕凉月酒初消。风紧絮花高。

萧闲处,磨尽少年豪。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濯发听吹箫。

梦游三首·其二

〔宋代〕徐铉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蘸甲递觞纤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