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人哀

〔清代〕屈大均

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作品简介

《菜人哀》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饥荒时期女子为了丈夫生计甘愿卖身为菜人的凄凉故事的诗歌。诗中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母爱的伟大,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这首诗情感深沉、震撼人心,对于我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具有警示意义。

翻译注释

翻译

年岁饥荒我们夫妇就要一同饿死了,不如我(妾身)到菜人市场上去做菜人。

做菜人可以得到三千文钱资助丈夫你回家,一小片肉就可以帮助你行走一里。

我身上成色好的肉烹煮着香气四溢,乳房的肉做成馄饨后人们争相品尝。

他们先斩断我两条胳膊悬挂在肉铺子里,然后再慢慢把腹部和腿上的肉割下,用来做汤。

不能先杀掉我然后再肢解,因为要保持肉的新鲜,我把自己被割肉肢解的场景都看入了心里。

男人的肉太腥臊不好吃,女子肌肤光滑,恐惧时与男子相比出的汗也少一些,更加好吃。

三天我的肉就被吃光了,只剩下一道鬼魂,在斜阳昏黄的傍晚寻找着我的丈夫。

女子天生做菜人更好一些,我做了菜人才能够使我们夫妇二人得以终老。

我被葬到别人肠中,能使几人吃饱?唯一幸运的是,乌鸦和老鹰想要吃我的尸体,已经为时已晚了。

注释

(1)脔:切成小片的肉。

(2)肌理:皮肤的纹理。

(3)肱:人的上臂。即从肩至肘的部分。

(4)股:大腿。

(5)腥臊:指腥臭的气味。

(6)乌鸢:乌鸦和老鹰。

全文拼音版

càirénāi
niántóng饿èqièxiàngcàirénshì
qiánsānqiānguīluánxíng
róngpēngshēngxiāngzuòhúntúnrénzhēngcháng
liǎnggōngxiānduànguàdiànchízuòtāng
lìngmìngjuéyàoxiānròupiànpiànkànrén
nánròuxīngsāocānzhīníngshǎohàn
sānròujìnhúnqiúchùxiéyánghūn
tiānshēngzuòcàirénhǎonéng使shǐguīzhōnglǎo
shēngzàngchángzhōngbǎorénquèxìngyuānzhuózǎo

作者介绍

屈大均(1629—1696),初名绍隆,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岭南三大家"之首。少逢国变,曾参与抗清活动,后削发为僧,中年还俗。其诗慷慨激昂,多写家国之痛与民族气节,《壬戌清明作》《鲁连台》等作品沉郁苍劲。亦工词与散文,著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等。诗风继承楚骚传统,兼具李白之豪与杜甫之沉,在清初诗坛独树一帜,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代表了明遗民文学的最高成就。

屈大均的诗

相关推荐

述怀

〔唐代〕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陇头吟

〔唐代〕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唐代〕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观别者

〔唐代〕王维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