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灵寿木》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四句写自己寻得灵寿木的过程;“蹇连”四句写种植灵寿木的原因;“丛萼”四句写所植灵寿木成活、生长、开花的情景,并暗中表明了自己的品格;最后四句写诗人抚摩玩赏灵寿木,以及不忍心对灵寿木加以剪伐的心情。这首诗全篇多处互相呼应,章法谨严;写物极能刻画。
植灵寿木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在永州因江南湿气太重,患上了“重膇”之疾。为了方便行走,他不得不使用拐杖。作者曾多次到过郴州,知道郴州万岁山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树种——灵寿木,了解到这种木料可以做成珍贵的拐杖,便虚构了一个在自己住宅旁种植灵寿木的故事,于是创作了《植灵寿木》这首诗以表达自己被贬初期焦躁不安的情绪。
翻译注释
翻译
白色的花朵映照在寒水边,正与我热爱野趣的心情相合。
走上前去向长老打听,更高兴它有灵寿木这样的好名字。
人生坎坷容易衰老,血气方刚就用不着费神保养。
我哪里敢指望得到老者之杖的赠赐,只是想把这棵灵寿木移到我的庭院中。
丛丛的花萼内中正争奇斗艳,分房而开舒展出朵朵花儿。
柔嫩的枝条反过来种植,刚劲的树节都相对而生长。
来回观望都忘记了腿脚的疲倦,反而觉得步履更加轻盈。
怎么能将这么好的树木砍伐下来,作为步行扶持的拐杖呢?
注释
(1)灵寿:树木名。
(2)白华:头发花白。
(3)鉴:照。
(4)怡我:使我愉快。怡:和悦,愉快。形容词使动用法。
(5)适野:到郊外去。适:到……去。
(6)情:心情。
(7)前趋:向前赶上。趋:快走。
(8)重复:重,又,再。复,回答。
(9)嘉名:美名,指灵寿木名。
(10)蹇连:跛,行政迟缓。引申为艰难困厄,这里指流放永州。
(11)方刚谢经营:《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言体力正当强健,可以到处规划创业。谢:辞,不能。
(12)敢期:怎敢期望。
(13)齿杖:王授高年者的行杖。
(14)聊且:始且。
(15)移:移植。
(16)孤茎:指一棵灵寿。
(17)丛萼:花萼指柳宗元所种园圃。
(18)竞秀:争逐,表现最为茂盛。
(19)分房:犹言偏房,指柳宗元住所的偏房。
(20)舒英:舒展开花。
(21)柔条:灵寿木枝细长,故为柔条。
(22)乍:偶然看见。
(23)反植:倒立,指灵寿木柔软的枝条,有时从上往下直立。
(24)劲节:指灵寿木枝条上凸出的强劲的枝节。
(25)常:时常,通常。
(26)对生:相对而生。
(27)循:通“揗”,抚摩。
(28)玩:赏玩。
(29)稍:渐渐。
(30)步武:指步履,步伐。
(31)翦:同“剪”,剪断。
(32)伐:砍伐。
(33)资:帮助。
(34)徒行:步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疴丘园中。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新植海石榴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其三
功名不是关心事,富贵由来自有天。
任是榷酤亏课利,不过抽得俸中钱。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