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独行洛北

〔宋代〕欧阳修

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

归云向嵩岭,残雨过伊川。

树绕芳堤外,桥横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

作品简介

《雨后独行洛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洛阳城北门的壮观景致,巧妙地将雨后景象进行了脱俗意会,流露出对国家前景无限忧虑的爱国主义情怀。全诗写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展示出一幅绚丽的雨后夕照图。

创作背景

《雨后独行洛北》这首诗是作者在雨后独自一人行经洛阳城北门时所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翻译注释

翻译

登临北面的官阙,遥望洛阳城南的龙门山和香山,雨过天晴,山间的雾气交杂在一起,阳光折射出缥缈的紫烟。

悠然归去的云朵向嵩山飘去,残余的雨已经过了伊川。

绿树成荫环绕在百花芬芳的堤岸之外,一座拱桥横亘在落日夕照前。

远处依稀可见的,是一座快要荒废坍塌的古代苑囿,能步行通过的地方,只能听到声声蝉鸣。

注释

(1)阙:古指宫门前的望楼。

(2)南山:指龙门山和香山。

(3)明岚杂紫烟:这句话的意思是山间的雾气与阳光穿过云雾折射出的紫烟交汇在一起。岚:山间的雾气。杂:交杂在一起,混杂。

(4)嵩岭:嵩山,在洛阳东南方向。

(5)依依:依稀;隐约。

(6)荒苑:古代遗留下来的荒废苑囿。

全文拼音版

hòuxíngluòběi
běiquēwàngnánshānmínglányān
guīyúnxiàngsōnglǐngcánguòchuān
shùràofāngwàiqiáohéngluòzhàoqián
bànhuāngyuànxíngchùwénchán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后望月

〔唐代〕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雨霖铃·孜孜矻矻

〔宋代〕王安石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雨霖铃·槐阴添绿

〔宋代〕晁端礼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雨后丹凤门登眺

〔金代〕元好问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

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雨后观音门渡江

〔清代〕王士祯

饱挂轻帆趁暮晴,寒江依约落潮平。

吴山带雨参差没,楚火沿流次第生。

名士尚传麾扇渡,踏歌终怨石头城。

南朝无限伤心史,惆怅秦淮玉笛声。

雨过苏端

〔唐代〕杜甫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

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

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

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

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

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

红稠屋角花,碧秀墙隅草。

亲宾纵谈谑,喧闹慰衰老。

况蒙霈泽垂,粮粒或自保。

妻孥隔军垒,拨弃不拟道。

雨后为山亭独卧

〔宋代〕叶梦得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