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月》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秋夜月色为背景,抒写闺中女子的孤寂忧伤。前四句写景:明月映阶、蕙兰含露、清风白露、寒蝉鸣急,通过清冷意象烘托凄婉氛围;后四句转入抒情,“美人情易伤”直点主题,“暗上红楼立”以动作写幽独,“欲言无处言”道尽无人倾诉的苦闷,末句“但向姮娥泣”将心事托与明月,深化了孤寂意境。全诗语言凝练,情景交融,继承了乐府闺怨诗传统,展现了晚唐诗歌婉约深曲的风格特征。
闺月
明月照前除,烟华蕙兰湿。
清风行处来,白露寒蝉急。
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
欲言无处言,但向姮娥泣。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闺月》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当属韦庄早期作品,反映其婉约诗风的一面。韦庄身处唐末乱世,作品中常渗透飘零之感。诗中“寒蝉急”暗合《诗经·七月》“七月在野”的秋意,而“姮娥”(嫦娥)典故更添孤高寂寥的象征意义。唐代闺怨诗常以女子情怀寄托士人怀才不遇之恨,此诗或隐晦表达诗人早年功名未遂、心事难诉的境遇,与其《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等词作情感相通。
翻译注释
翻译
明月洒下清辉,照亮门前的石阶,朦胧花影被露水浸得湿润。
清风从远处吹来,白露降临,寒蝉鸣叫得愈发急促凄切。
美人最易感伤,她悄悄登上红楼,独自伫立在夜色中。
想要说话却没有地方可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中的姮娥哭泣。
注释
(1)前除:屋前台阶。
(2)姮娥:嫦娥。
全文拼音版
闺月
明月照前除,烟华蕙兰湿。
清风行处来,白露寒蝉急。
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
欲言无处言,但向姮娥泣。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词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及第,后入蜀依附王建,任前蜀宰相。其诗多以伤时、怀乡、感旧为主题,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被誉为“秦妇吟秀才”。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其词清丽疏朗,情感真挚,善用白描手法。著有《浣花集》。
相关推荐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二首·其一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闺怨二首·其二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闺怨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违。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闺怨篇·其一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闺怨·去年离别雁初归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