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大块凿混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杂感》组诗中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其“诗界革命”的革新精神。全诗以宇宙洪荒开篇,追溯文明起源,批判俗儒盲目崇古、墨守六经的迂腐,旗帜鲜明地提出“我手写我口”的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应融入当代语言与生活现实。诗中“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辛辣讽刺食古不化者,“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则大胆肯定俗语入诗的价值。全诗气势恢宏,逻辑严密,以议论入诗而形象不枯,是近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宣言式作品。
杂感·大块凿混沌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大自然开辟了混沌的天地,浑然一体的世界在广阔天地间运转。
就算是发明算数的隶首,也算不清这已经过了几万年。
伏羲、黄帝创造了文字,到如今也才不过五千年。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后人,就像我们自己处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一样。
那些迂腐的儒生总爱尊崇古代,天天捧着旧书典籍钻研。
只要六经里没出现过的字,就不敢写进诗里。
古人早就抛弃的糟粕,他们见了却馋得流口水。
一味沿袭旧习,甘愿剽窃古人的东西,还胡乱编造,犯下一堆过错。
同样是女娲用黄土捏成的人,古今之人又有什么愚笨与贤明的分别?
如今的一切转眼就会变成“古代”,那要从哪个时代往前才算“古”呢?
明亮的窗户敞开着,琉璃窗透亮,高炉里蒸腾着香烟。
左边摆着端溪产的名砚,右边放着薛涛笺那样的好纸。
我用我的手写我口中想说的话,古代的规矩怎能束缚我!
就算是现在的俗语白话,我要是把它们写进书里。
五千年后的人看了,也会惊叹这是多么古典而精彩的文字。
注释
(1)大块:大自然;大地。
(2)混沌: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3)大圜: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称天为“大圜”。
(4)隶首:黄帝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
(5)羲轩:伏羲氏和轩辕氏(黄帝)的并称。
(6)俗儒:浅陋而迂腐的儒士。
(7)故纸:指古书旧籍。
(8)糟粕:喻指粗恶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9)流涎:淌口水。
(10)剽盗:抄袭。
(11)罪愆:罪过;过失。
(12)抟人:抟土作人。
(13)流离:即琉璃。宝石名。后亦指一种烧制成的釉料或玻璃。
(14)端溪砚:端溪产的名砚。
(15)拘牵:拘泥。
(16)简编:书籍。
(17)古斓斑:古老、精彩的文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杂诗二首·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杂诗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十二首·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杂诗七首·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杂诗七首·其七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寥,绿草被阶庭。
空穴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君并。
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傥终顾眄恩,永副我中情。
杂诗七首·其三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杂诗十二首·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杂诗十二首·其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