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怨》是唐末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一。此诗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其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两句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正午艳阳高照,花影才会叠叠重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注释
(1)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2)慵:懒。
(3)若为容:又叫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4)碎:形容鸟鸣声纷纭杂沓,非一鸟独鸣,而是数鸟共语。
(5)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6)芙蓉:莲花。
全文拼音版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作者介绍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
杜荀鹤的诗
相关推荐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春日二首·其一
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
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着笑向春风。
春日怀秦髯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作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春思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春晓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春别诗四首·其四
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