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是南宋诗人汪藻创作的五言律诗。诗歌首联中的“草草”凸显了宋军渡江南窜仓促慌乱的狼狈相,“悠悠”极写敌人骑兵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骄态。两个叠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于懦弱官军的失望、对嚣张敌人的憎恨。此诗反映了官军腐败无能自私、敌人猖狂侵扰、人民生活痛苦、天下混乱一片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金兵的无比痛恨、对宋朝统治者的强烈谴责、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其二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建炎四年(1130)下半年。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十二月攻陷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继而破江东诸郡,挥戈直抵越中。建炎四年(1130)正月,宋高宗赵构乘船沿海南逃,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失陷。“靖康之乱”后费尽艰辛建立起来的南宋王朝,顿时岌岌可危,江南百姓遭受空前劫难。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率兵还击,五月,迫使金兵退回到江北。当时,汪藻正在朝中任职。他看到国难当头,百姓惨遭涂炭,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愤慨,写下了《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这首忧国感时的诗篇。
翻译注释
翻译
皇家军渡江南逃慌慌张张,敌骑兵跟踪追击趾高气扬。
学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效女娲炼石补天重振朝纲。
诸将领拥兵自重袖手观望,众百姓苦若倒悬倍遭灾殃。
普天下盗贼遍野烧杀掠抢,何日能收复失地重返家乡?
注释
(1)官军渡:指宋军随高宗乘舟南逃。
(2)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3)旋:回转,退回去。
(4)勾践胆:春秋时,越为吴所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报仇,后终于灭吴而霸。
(5)女娲天:相传远古时天崩地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6)诸将:指当时拥兵自重的南宋将领。
(7)拱:拱手,意即按兵不动。
(8)苍生:百姓。
(9)倒悬:头下脚上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10)乾坤满群盗:乾坤:天地间,到处。满群盗:当时,中原及江南不仅有金兵在到处攻城掠地,而且还有许多武装集团据州县自立。此外还有各地的农民起义。天下极其纷乱。
(11)归:指归故国(中原),归故乡(德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汪藻的诗
相关推荐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岁二首·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呜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己亥杂诗·其一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己亥杂诗·其一百五十七
问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风外等秋潮。
忽有故人心上过,乃是虹生与子潇。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己亥杂诗·其一百七十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己亥杂诗·其五十四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己亥杂诗·其一百三十五
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
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己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