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初夏农村遍野碧绿、生机勃勃的景色,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而又和谐的图画。前两句融情于景,广阔的田野,一片碧绿,庄稼长势令人欣喜;后两句采用拟人的手法,暖风丽日无处落脚,便把温暖移到繁茂的桑麻上来。全诗疏淡平和却又耐人寻味,意含幽默而句法转折,深藏着诗人对景物的细心观察和刻意表现,但又表达得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出郊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诗人来到郊外,为和风丽日中的田野景色所陶醉,写下了这首小诗。此诗作年不甚明了。有说作于变法成果初见之际,有说作于丁母忧、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之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平川上万物生机勃勃,一片片翠绿交相掩映,密密麻麻的庄稼和树叶挡住阳光,一片幽冥晦暗,看不到任何鲜花。
暖风丽日也感到没有落脚的地方,它们初次看到这丰收在望的景象,便转而把它们的温暖移到那繁茂的桑麻上来。
注释
(1)川原:平原,原野。
(2)交加:交错。
(3)冥冥:昏暗。
(4)风日:风和日丽。
(5)无处著:无处用的意思。著,着意,着力。
(6)回:转。
(7)景:风光景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出塞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余蒲。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出塞
健儿马上吹胡笳,旌旗五色如云霞。
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
瓦剌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
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将军出塞整戎行,十万戈矛映雪霜。
左将才看收部落,前军又报缚戎王。
羽书捷奏上神州,喜动天颜宠数优。
不愿千金万户侯,凯歌但愿早回头。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居庸关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出居庸关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