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是唐代文学家温飞卿的词作。全词写女主人公因景生梦,梦忆相生以及梦后愁思销魂之情态,通过梦中所忆之物,梦后所见之景,刻画了一个多情善感、孤寂悲凉、愁苦恍惚的思妇形象。此词意境缠绵凄艳,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秾艳的风格。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此词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后期。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据此可知《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四年(850)十月至十三年(859)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为大中六年(852)前后,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夜合花沐浴着雨后的阳光,千枝万朵红丝轻拂,袅袅地蒸腾着浓郁的芳香。闲时又梦见那豪华的厅堂,旁边的萱草又绿又长,在那里我们相知相识。
绣帘的流苏仿佛坠压在我的心头,远山的碧绿如我眉间浓浓的忧愁。溪桥下流水潺潺,凭栏远眺,思魂更是难禁,春水流淌的都是我的相思与忧愁。
注释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名合昏。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
(3)玲珑:空明。
(4)日:彊村本《尊前集》作“月”。
(5)香袅:香气浮动。
(6)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
(7)金堂:华丽的厅堂。
(8)萱草: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传说能使人忘忧。
(9)簏簌:下垂貌。此处指帘子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饰物。
(10)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
(11)远山绿:指眉黛颦时之美。远山眉为古代眉式的种类,与小山眉并为入时之妆。
(12)渡:雪本《花间集》作“度”。
(13)魂欲销:魂魄将散,神情恍惚。销:失散。一作“消”。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回文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
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菩萨蛮·忆未来人
蔷薇未洗胭脂雨,东风不合催人去。心事两朦胧,玉箫春梦中。
斜阳芳草隔,满目伤心碧。不语问青山,青山响杜鹃。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菩萨蛮·画屏重叠巫阳翠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几般心,向他情漫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翟塘客。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