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想当年蔡文姬漂泊异乡,留下这首曲子, 千年后才逢着一位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不通胡人的语言,徒留楚客孤寂的心。
听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我沉醉于音乐中, 眼前似有边境上的衰草随风飘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我漂泊在外,远方战马出塞,风声低吟。
注释
(1)文姬:指蔡文姬。
(2)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听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想当年蔡文姬漂泊异乡,留下这首曲子, 千年后才逢着一位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不通胡人的语言,徒留楚客孤寂的心。
听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我沉醉于音乐中, 眼前似有边境上的衰草随风飘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我漂泊在外,远方战马出塞,风声低吟。
(1)文姬:指蔡文姬。
(2)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从侧面写出杜别驾弹奏技艺高超,能够弹奏出蔡文姬的心境;中间两联运用联想和想象,描写听曲给诗人带来的微妙感受;尾联有双重含义,一是说长江之上的塞外之音令人有一种置身塞外的感受,二则说由此联想到安史之乱对中原的侵扰和破坏,传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构思新奇巧妙,将音乐与历史融于一体,展现了抚琴者高妙绝伦的技艺,也寓有深沉的历史之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
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燕歌已有馀声。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
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落花无数满汀洲,转眼春休。绿阴枝上杜鹃愁,空拖逗,白了少年头。
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间有限风流。玳瑁筵,葡萄酒,殷勤红袖,莫惜捧金瓯。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常抛旧学荒。
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
移居正宜投医肆,虚位仍烦避讲堂。
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多士笑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