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唐代〕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作品简介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是温庭筠的一首闺怨词。此词以"细雨莺啼"的暮春景象开篇,通过"人如玉"、"柳如眉"的比喻,勾勒出闺中思妇的动人形象。下阕"罗幕初卷"、"镜花一枝"的闺阁细节,与"塞雁来稀"的边关音讯形成空间对比,在33字中完成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展现了温庭筠词作精炼含蓄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此词创作于晚唐时期(约9世纪中叶),正值边塞战事频繁之际。词中"塞门消息"的意象,反映了唐代征人思妇这一普遍社会现实。温庭筠通过"细雨"、"晓莺"等柔美意象与"肠断"、"雁稀"的悲情形成反差,既延续了传统闺怨题材,又注入了时代特色,是研究唐代边塞闺怨词的重要文本。

翻译注释

翻译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注释

(1)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3)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写美人初起,帘幕初卷,对镜自照,人如花美。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

(4)肠断:表示极度关切。

(5)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全文拼音版

dìng西fān··xiǎoyīngchūnwǎn
xiǎoyīngchūnwǎnrénliǔméizhèngxiāng
luócuìliánchūjuànjìngzhōnghuāzhīchángduànsàiménxiāoyànlái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