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是北宋诗人谢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社日春景,描写了微雨中柳叶与溪水;颔联写春社上的活动,煮茶品饮,烹芹为羹;颈联用典,表示决不听人劝而改变隐居初衷;尾联写田园之景,亦显示了诗人悠然自得,乐在其中。全诗写景细致,形象鲜明,趣味盎然。
社日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
清欢唯煮茗,美味祇羹芹。
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
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谢逸曾屡举进士不第,且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后归隐不仕。《社日》此诗即是诗人归隐后所作,为写春社日的归隐生活。
翻译注释
翻译
雨中柳树叶子低垂,微风吹拂,水面泛起细细波纹。
清净欢欣只是煮茶品茗,最美的味道只是煮芹为羹。
饮酒没有遇上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回家没有任何东西带给妻子。
水畔高地正是农事繁忙时刻,农夫们抬脚下田正准备开始农耕。
注释
(1)垂垂:低垂貌。
(2)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细细,一作“澹澹”。
(3)清欢唯煮茗:意思是兴味只在清茶,见出作者安贫乐道的心境。清欢,淡雅的乐趣。茗,原指某种茶叶,今泛指喝的茶。
(4)羹芹:煮芹为羹。
(5)饮不遭田父: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此句取用杜诗而反用其意,指独自饮酒。深层却暗用陶渊明《饮酒》(其九):“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之诗意。表示决不听人劝而改变隐居初衷。
(6)归无遗细君:据《汉书·东方朔传》载,伏日,诏赐从官肉,朔独拔剑割肉而去,归遗细君。细君,朔妻之名,一说即小君。泛指妻子。此句亦反用其事,言贫苦无余食(或无荤腥),亦暗示不出仕。
(7)东皋:此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之意。皋,田泽旁边的高地。
(8)农事:指耕耘。
(9)作:一作“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谢逸的诗
相关推荐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风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十二郎·垂虹桥
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嗟绣鸭解言,香鲈堪钓,尚庐人境。
幽兴。争如共载,越娥妆镜。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郊居岁暮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论语十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寄潘纬
杨柳垂丝与地连,归来一醉向溪边。
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
题云际寺上方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早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