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体·其三》是南宋诗人利登的一首闺怨诗。此诗承袭南朝《玉台新咏》艳体传统,首句"行云一梦"化用宋玉《高唐赋》典,缥缈中见怅惘;"凤尾罗衾"以华美物象反衬空虚心境,结句"海棠花下"的追悔,将艳遇场景转化为永恒创伤。全诗在二十八字内完成从香艳到幻灭的情感跌宕,展现南宋后期江湖诗人对宫体诗的雅化改造。
玉台体·其三
行云一梦去无踪,凤尾罗衾翠谩重。
人寿几何禁此别,海棠花下悔相逢。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心上人如行云入梦,醒来后便消失无踪;绣着凤尾花纹的罗被,翠绿层层却空自厚重。
人生能有多少岁月,经得起这样的离别之苦?不如当初我们未在那海棠花下相逢。
注释
(1)行云:化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典出宋玉《高唐赋》。此处指心爱之人。
(2)凤尾罗:一种丝织品。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玉楼春·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玉楼春·京市舞女
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笛。
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玉楼春·燕
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惹尽百花香,翠尾扫开三月雨。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玉楼春·子规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
云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