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先勾勒出江南的自然美景与勤劳女子形象,接着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地理环境,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市集生活;而后进一步描绘了江南城镇的特色,分别从酒文化和娱乐生活两方面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魅力;结末点出江南风土人情的欢乐与美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韵味。整首诗格调欢欣,热情洋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表达出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
江南曲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江南的人家一般种橘树的比较多,吴地的女子经常在船上用白苎纺织。
江南的土地比较潮湿,所以生长了很多的虫蛇,人们把木头连在一起,做成竹筏, 在江上漂浮。
江边村落多在亥日有集市,很多船只落下帆船,使过桥洞驶进浦里。
城镇到处长满莎草,用竹子做成房屋。家家没有水井,喝的都是江水。
长干里的人们一般在中午的时候去购买春酒,高高的酒旗悬挂在江口。
两岸的倡楼悬浮着水栏杆,每天晚上都唱着南方各地的民歌,吸引北方的客人。
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各个地方 几乎都可以看到。
注释
(1)吴姬:吴地的美女。
(2)白纻:白色的苎麻。乐府吴舞曲名。
(3)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4)饶:富饶。多。
(5)连木:异株而枝干相连之树。旧以为吉祥之物。
(6)牌:路牌。牌位。
(7)江村:江边村落。
(8)亥日:亥,地支的最后一位。亥日属我国古代阴历的一部分,每隔12天出现一个亥日。
(9)浦里:河边的里弄。
(10)青莎: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
(11)长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刘逵注:“江东谓山冈闲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闲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
(12)沽:买。
(13)倡楼:倡女所居处。
(14)水栅:设置于水中的栅栏。
(15)竹枝: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16)风土: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籍的诗
相关推荐
江月楼
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
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渔艇。
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令人请赞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疃,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江上别石郎中
落叶蝉声古渡头,渡头人拥欲行舟。
另离情似长江水,远亦随公日夜流。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江村夜泊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江行寄远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