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六句描写西岳华山的外形,中六句记述传说中华山的由来,后八句抒写华山的政治意义。全诗格调雄浑,气象庄严。
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祇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在尧、舜、禹时代,华山就已经作为西岳而位列“五岳”之一。据《尚书》记载,新天子即位后不仅要到东岳泰山封禅,而且要到其他四岳巡守祭祀。唐代建立后,统治者十分重视祭祀华山的典礼仪式,其中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在于华山地势险要,与相近的黄河一起构成了保卫唐都城长安的天然城池。秦代和西汉定都长安一带,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有官员和民间共同奏请朝廷,请求封禅华山。虽然唐玄宗没有批准这个请求,但华山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王维的这首《华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西岳华山在浮云中展露真容,山头的积雪如在太空。
山峰似有百里之高,凝聚着青黑的颜色与天相接。
阳光被山色影响变得寒冷,山形映出巨大的影子让华阴城如遇阴天。
传说古代天地闭合,巨灵神因造化的伟力诞生。
他用右脚踩离大地,用左手削开天空。
天地忽然开裂,黄河滚滚流入东海。
华山从此屹立世间,坐镇皇都何其雄壮。
君王盛德如天育群生,如地载万物。
当他祷告上帝,天空散发出金色的光芒。
百姓与神明等待王者驾临西岳,云亭二山并非独享封禅。
注释
(1)大清:天空。
(2)黛色:青黑色,形容天空高远的样子。
(3)青冥:形容天色青苍幽远,代指青天。
(4)森沉:幽暗阴沉。
(5)华阴:汉代有华阴县,辖域在华山北麓。
(6)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神。
(7)方止:战场上列方阵驻守,比喻岿然不动的样子。
(8)东溟:东海。
(9)大君:天子。
(10)覆载:覆盖与承载,比喻帝王的恩德。
(11)昭告:明白地告知。
(12)金天:黄色的天,是一种传说中的祥瑞之象。
(13)人祇:人与神。
(14)望幸:期盼君王临幸。
(15)云亭:云云山和亭亭山的合称。相传古代无怀氏和黄帝,分别在泰山旁的云云山和亭亭山举行禅礼祭祀大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华清引·感旧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华清宫二首·其一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二首·其二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华胥引·秋思
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
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华胥引·中秋紫霞席上
澄空无际,一幅轻绡,素秋弄色。翦翦天风,飞飞万里,吹净遥碧。想玉杵芒寒,听佩环无迹。圆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多少情怀,甚年年、共怜今夕。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华下二首·其一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华清宫三首·其二
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
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华清宫三首·其三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