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宋代〕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作品简介

《咏竹》北宋著名诗人徐庭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展现了竹子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保持其独特的韵味和品质,直抒对其的喜爱之情;颔联进一步揭示了竹子始终如一、不卑不亢的品格;颈联用典故和比喻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诗歌的内涵;尾联以月夜为背景,表达对竹子的知音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和品质,表达对它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赞扬;同时,诗人也借竹子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理想。

翻译注释

翻译

不论亭台楼阁还是山林之间,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的阴凉。

而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

龙须竹化龙而去,取自嶰谷做成十二个竹筒来听凤凰的鸣叫。

月朗风清之夜,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注释

(1)葛陂:即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记载,费长房遇到仙翁壶公,壶公给他一竹杖让他骑着回家。倏忽之间他就到家了,把所骑竹杖扔入竹丛,它化为青龙而去。

(2)嶰谷:也写作“解谷”。昆仑山北谷名,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

全文拼音版

yǒngzhú
lùntáishānlínàiěrwéiqiānyīn
wèichūshíxiānyǒujié便biànlíngyúnxīn
bēishǐlónghuàxièliáotóngfèngyín
yuèlǎngfēngqīngliángyǒngliánwángzhīyīn

作者介绍

徐庭筠(1095—1179),字季节,宋台州临海人。徐中行子。有志行,事父兄甚孝友。尝赴试,时秦桧当国,试题问中兴歌颂,乃叹曰,今日非歌颂时,疏未足为中兴者五,忤主司意,黜归。为学以诚敬为主,居无惰容,喜无戏言。与其父俱隐遁,乡人敬称为二徐先生。卒年八十五。

相关推荐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

〔魏晋〕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咏三良

〔唐代〕柳宗元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咏史

〔两汉〕班固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咏内人昼眠诗

〔南北朝〕萧纲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咏红梅花得花字

〔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