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清代〕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作品简介

《口技》是清代文学家林嗣环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写的是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三个场面: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全文语言简练细腻,形象传神,结构层深迭进,呼应有方,生动地表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创作背景

《口技》这篇文章出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创作于清朝初年。文章叙写的是“口技”这种技艺的表演过程,是作者观看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后,对艺人表演以及观众表现进行的实录。

翻译注释

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户人家宴请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宾客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马上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幽深的巷子中有狗叫声,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在说梦话。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哭,妇女又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又有一个大儿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边含乳头边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心中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起了呼噜声,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消失。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活动的声音,盆子翻倒倾斜,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一点争先恐后地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注释

(1)京:京城。

(2)善:擅长,善于。

(3)口技:杂技的一种。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4)者:……的人。

(5)会:适逢,正赶上。

(6)宴:举行宴会,名词动用。

(7)于:在。

(8)厅事:大厅,客厅。

(9)施:设置,安放。

(10)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11)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12)而已:罢了。

(13)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14)少顷:不久,一会儿。

(15)但:只。

(16)闻:听见。

(17)下:拍。

(18)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寂然:安静的样子。然:用在形容词的词尾,表示:……的样子。

(19)哗:喧哗,大声说话。

(20)遥:远远地。

(21)深巷:幽深的巷子。深:很长。

(22)犬吠:狗叫(声)。

(23)惊觉:惊醒。

(24)欠伸: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25)呓语:说梦话。

(26)既而:不久,紧接着。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27)啼:哭。

(28)抚:抚摸,安慰。

(29)儿乳:乳,作动词用,喂奶。

(30)含乳:乳头。

(31)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32)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33)当是时:在这个时候。

(34)初:刚,刚开始。

(35)叱:大声呵斥,严厉批评。

(36)一时:同一时候。

(37)齐发:一齐发出。

(38)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备:具备。

(39)无不:没有一个不,否定加否定表示肯定。

(40)伸颈:伸长脖子。

(41)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名词动用。

(42)默叹:默默地赞叹。

(43)以为:认为。

(44)妙绝:奇妙极了,好极了。绝:到了极点。

(45)未几:不多久。

(46)齁:打鼾(hān),打呼噜。

(47)渐:慢慢地。

(48)微闻:隐约地听到。

(49)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50)盆器:指盆一类的盛物的器皿。

(51)倾侧:翻倒倾斜。

(52)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53)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54)正坐:端正坐的姿势。

(55)忽:忽然,突然。

(56)火起:起火,失火。

(57)齐:一齐。

(58)俄而:一会儿,不久。

(59)中间:其中夹杂着。中:其中;间:夹杂。

(60)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61)火爆声: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

(62)齐作:一齐发出。

(63)曳屋许许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呼喊声。

(6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没有的。

(65)虽:即使。

(66)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来不及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67)口:嘴巴。

(68)名:作动词用,说出。

(69)于:在。

(70)是:这。

(71)变色:变了脸色,惊慌失措。

(72)离席:离开座位。

(73)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奋:张开、展开。出:露出。

(74)股:大腿。

(75)战战:打哆嗦;打战。

(76)几:几乎,差点儿。

(77)先走:抢先逃跑。走:跑。

(78)群响毕绝:各种声音全都消失了。毕绝:都消失了。

(79)撤屏:撤去屏风。

全文拼音版

kǒu
jīngzhōngyǒushànkǒuzhěhuìbīnyàntīngshìzhīdōngběijiǎoshīchǐpíngzhàngkǒurénzuòpíngzhàngzhōngzhuōshànchǐérzhòngbīntuánzuòshǎoqǐngdànwénpíngzhàngzhōngchǐxiàmǎnzuòrángǎnhuázhě
yáowénshēnxiàngzhōngquǎnfèi便biànyǒurénjīngjuéqiànshēnérérxǐngxǐngérérhánpāiérzhīyòuérxǐngzhǐdāngshìshíshǒupāiérshēngkǒuzhōngshēngérhánshēngérchūxǐngshēngchìérshēngshízhòngmiàobèimǎnzuòbīnshēnjǐngwēixiàotànwéimiàojué
wèihōushēngpāiérjiànpāijiànzhǐwēiwényǒushǔzuòzuòsuǒsuǒpénqīngmèngzhōngsòubīnshǎoshūshāoshāozhèngzuò
rénhuǒliǎngéréérbǎiqiānrénbǎiqiānérbǎiqiānquǎnfèizhōngjiànbēngdǎozhīshēnghuǒbàoshēngfēngshēngbǎiqiānzuòyòujiābǎiqiānqiújiùshēngshēngqiǎngduóshēngshuǐshēngfánsuǒyīngyǒusuǒyǒusuīrényǒubǎishǒushǒuyǒubǎizhǐnéngzhǐduānrényǒubǎikǒukǒuyǒubǎishénéngmíngchùshìbīnbiànfènxiùchūliǎngzhànzhànxiānzǒu
ránchǐxiàqúnxiǎngjuéchèpíngshìzhīrénzhuōshànchǐér

作者介绍

林嗣环(1607—约1662),字起八,号铁崖,福建晋江人。明末清初文学家。顺治六年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工诗文,尤以笔记小说《秋灯丛话》闻名,内容博杂,多载奇闻异事。另著有《铁崖文集》、《岭南纪略》等,其作品颇具地域特色。

相关推荐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水龙吟·春恨

〔宋代〕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北芒客舍

〔魏晋〕刘伶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心安吟

〔宋代〕邵雍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

〔明代〕王守仁

闲来聊与二三子,单夹初成行暮春。

改课讲题非我事,研机悟道是何人。

阶前细草雨还碧,檐下小桃晴更新。

坐起咏歌俱实学,毫厘须遣认教真。

惜秋华·重九

〔宋代〕吴文英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

江上故人老。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闲了。看芙蓉、画船多少。

拟行路难·其九

〔南北朝〕鲍照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菩萨蛮·新月

〔宋代〕苏轼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