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以咏马为主题,但其真实含意却是表达人才不够重用的悲哀。诗人把马的神态和姿势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
太史琐窗云雨垂,试开三马拂蛛丝。
李侯写影韩干墨,自有笔如沙画锥。
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
马官不语臂指挥,乃知仗下非新羁。
吾尝览观在坰马,驽骀成列无权奇。
缅怀胡沙英妙质,一雄可将千万雌。
决非皂枥所成就,天骥生驹人得之。
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
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此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黄庭坚当时与苏轼、苏辙等都在京师任职。当时,李公麟应苏轼之请临摹了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三马图,苏辙为这幅图作诗,黄庭坚步苏辙诗韵而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宫中,太史苏辙居住的地方,打开很久不见天日的三马图画卷,将上面的灰尘蛛丝慢慢抹去,窗外,白云西垂。
李公麟此时正在临摹唐代著名画家韩斡的《三马图》,他的笔法遒劲有力,就好像用尖锥利器在平沙地上刻画一般。
他笔下的马精神焕发,奔跑起来像风一样,每一匹马都神情专注,只顾在路上向前奔驰,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马官一句话也不说,只用手臂做手势,指挥骏马,我这才明白这些立仗马训练有素,而不是新养的马可以与之相比的。
我曾经观看过那些处在郊野中的马,那些马都是劣马,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
我十分怀念西城沙漠之地的那些雄婆英发的骏马,它们当中一匹骏马可以统率十万匹的平常马。
这样的骏马可不是在槽枥之间饲养就可以得到的,那是天上的神骥生出的马驹被人们所得到。
现在,以千金买良驹这样的事情早就没有了,有才能的士人有时候连五张羊皮都比不上。
李公麟官位低下,以绘画作为隐居,他一开始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画家,他多才多艺但大家却只知道他是一位画师。
因此他干脆以作画为游戏,聊以度日,闲暇的日子就如一位老禅师,参禅阅世,用以消磨时光。
注释
(1)太史:指苏辙。苏辙曾任起居郎,所以称他为太史。
(2)项窗:刻连环花纹的窗户。
(3)试开:打开。
(4)三马:指三马图。
(5)李侯:李公麟。
(6)写影:即临摹。
(7)笔如沙画锥:意思是笔法就好像用尖锥利器在沙子上写字画画一样。
(8)仗下:天子的仪仗之中有立仗马。
(9)新:新养的马。
(10)览观:即观看。
(11)坰:遥远的郊野。
(12)驽骀:劣等的马。
(13)权奇:指非凡奇特。
(14)缅怀:深切地怀念。
(15)胡沙:西域沙漠之地。古时称西域为胡,故称沙。
(16)英妙质:英姿飒爽的骏马。
(17)皂枥:即马槽。
(18)戏弄丹青:即以作画为游戏。丹青,均为颜料色彩,常用以代指图画。
(19)聊卒岁:聊以度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咏史八首·其八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咏史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咏美人春游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
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咏素蝶诗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咏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咏萤火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心折败荷倾。
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