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作品简介

《立秋前一日览镜》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诗人失意时的即兴之作。前两句写过去的失意,后两句写未来的艰难,反映了诗人一生的坎坷不遇,深含身世之慨和人生体验。全诗构思精巧,以实喻虚,语言精炼含蓄,同时又形象生动,颇有意趣,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立秋前一日览镜》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后李益漫游江淮期间,其时李益已经五十多岁。在这之前,李益五入军幕,四至塞上,最后仅由从事进为营田副使。他深感屈志难伸,有才难展,于是愤然脱离军府,漫游江淮,由此写下了这首富含人生体验的悲秋即兴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身外的一切往事都一笔勾销,体现在面容上的艰难经历让它留在镜中。

只将已经白如霜雪的两鬓,明天去面对肃杀的秋风。

注释

(1)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俗以为秋天的开始。

(2)览镜:照镜子。以镜鉴为喻,顾往瞻来。

(3)销:同“消”,消逝。

(4)身外:身体之外。

(5)生涯在镜中:薛稷《秋朝览镜》中亦有“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之句。生涯,生命的过程,即人的一生。在镜中,意即生命流驰,容貌的变化都在镜中反映出来。

(6)惟:一作“唯”。

(7)两鬓雪:一作“满鬓雪”。形容满头白发。

(8)对秋风:取“悲秋”意,暗寓未来的处境。

全文拼音版

qiūqiánlǎnjìng
wànshìxiāoshēnwàishēngzàijìngzhōng
wéijiāngliǎngbìnxuěmíngduìqiūfēng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大历四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以边塞诗闻名,与李贺并称"二李",《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作品慷慨悲凉,写尽戍边将士情怀。七绝尤佳,明代胡应麟推为"盛唐以下第一人"。晚年诗风转为闲适。因诗名显赫,每有新作,乐工争相谱唱。作为大历诗坛重要代表,其作品兼具盛唐气韵与中唐新变,《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对中晚唐边塞诗发展影响深远。

李益的诗

相关推荐

立春日感怀

〔明代〕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立夏

〔宋代〕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春

〔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