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广武原》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了作者登临广武原后,所见到的浩远沛然之景观,亦表达了其身处异地的怅惘。全诗多处运用对比,包括视觉形象、色彩的对比,动静的映衬等,写景描绘得气势雄浑,写情亦是真挚动人。
登广武原
广武原西北,华夷此浩然。
地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
远树千门邑,高樯万里船。
乡心日云暮,犹在楚城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张祜喜欢漫游,其足迹遍及岭南塞北,以今地言之,张祜走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都有题咏。《唐才子传》说他“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唱绝。”
据载,张祜为求得举荐,曾多次旅居洛阳,东过武牢,其间亦登广武原,故而有此诗题咏。
翻译注释
翻译
自广武原西北眺望,山川辽远广阔、气势雄伟。
地势随山盘旋,直至黄河入海口,河流绕城直连远天。
远处无数城邑栉比鳞次坐落,近处黄河中,东下万里的航船,桅杆林立。
天已日暮,而我的思乡之情犹在楚王城的边上。
注释
(1)广武原: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下,著名古战场。楚、汉之项羽与刘邦曾屯兵对峙于此。
(2)华夷此浩然:谓广武原是中华山川形胜中最为浩远沛然之景观。华夷:代指中国。
(3)地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地势盘山径赴大海,河流绕城直连远天。
(4)千门邑:此指城镇或村落,古代小城曰“邑”。
(5)樯:桅杆。
(6)楚城:广武山上楚王项羽所筑的东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祜的诗
相关推荐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赏心亭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登潼关怀远楼
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
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
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
茫茫王霸业,抚剑独徘徊。
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登总持寺浮图
半空跻宝塔,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逐落花。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登永嘉绿嶂山诗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登岳阳楼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