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

〔元代〕高克礼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

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作品简介

《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是元代散曲作家高克礼创作的带过曲,此曲作者借宋代盛传的“王魁负桂英”的故事,对得官后抛弃情人与恩人的忘恩负义之辈,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鞭挞。前四句用《雁儿落》曲牌,后八句用《得胜令》曲牌。全曲运用明快、直率的语言活画出一个爱恨交织、性格泼辣、大胆又刚烈的女子形象,感情真挚热烈,痛快淋漓。

创作背景

《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这首带过曲以一个痴情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对负心人无情无义的谴责和痛斥。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翻译注释

翻译

该争气的却不争气,已经说定的就要言而有信。要论至诚我最至诚,你不薄幸无情还有谁薄幸无情。难道不知道举头三尺就有神明,忘恩负义的都会担当罪名。

海神庙的故事可以凭证。像王魁负桂英。想当初他曾经在神前海誓山盟,后来他负情,终于未能在女人手中逃却生命,自杀身亡的桂英女,最终处死了这个年少书生。

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雁儿落过得胜令:双调带过曲。又名《鸿门凯歌》。

(2)寻致争:争气。

(3)至诚:诚实,不虚妄。

(4)薄幸:薄情寡恩。

(5)当罪名:担罪名,承当罪责。

(6)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说王魁负桂英故事。桂英供养王魁求学,设盟于海神庙,誓不相负。王魁高中后即负桂英,桂英自刎为鬼,往索王魁性命。碜(chěn)可可,凄惨、悲惨。

全文拼音版

yànérluòguòshènglìng··xúnzhìzhēngzhìzhēng
xúnzhìzhēngzhìzhēngyándìngxiānyándìnglùnzhìchéngǎnzhìchéngbáoxìngshuíbáoxìngwéntóusānchǐyǒushénmíngwàngduōyīngdāngzuìmíng
hǎishénmiàojiànyǒuwèizhèngshìwángkuíguìyīngchěnhǎishìshānméngxiùdàinántáomìngqúndāoshànggèngxínghuóleniánshǎoshūshēng

作者介绍

高克礼(生卒年不详),字敬臣,号秋泉,河间(今属河北)人,一作济南(今属山东省)人。曾任庆元(今属浙江)理官。与乔吉友善。作品工巧。《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四首。

相关推荐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唐代〕李白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宋代〕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纳凉

〔宋代〕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南乡子·舟中记梦

〔宋代〕辛弃疾

欹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山寺

〔唐代〕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

〔宋代〕欧阳修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长生乐·玉露金风月正圆

〔宋代〕晏殊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