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自肃天仗以下皆纪画也

〔宋代〕杨万里

德寿宫前春昼长,宫内花开宫外香。

太皇颐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

今晨忽见肃天仗,翠华黄屋从天降。

一声清跸万人看,天街冰销楼雪残。

北来又有一红繖,八鸾三騑金毂端。

辇中自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

太皇望见天开颜,万国春风百花舞。

乃是慈宁太后回鸾图,母子如初千古无。

朔云边雪旗脚湿,御柳宫梅寒影疏。

向来慈宁隔沙漠,倩雁传书雁难托。

迎还騩驭彼何人?魏武子孙曹将军。

将军原是一缝掖,忽攘两臂挽五石。

长揖单于如小儿,奉归慈辇如折枝。

功盖天下只戏剧,笑随赤松蜡双屐,飘然南山之南、北山之北。

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遣秦家丞相嗔。

作品简介

《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自肃天仗以下皆纪画也》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借题谯国公迎请太后图,极力渲染赵构迎韦太后时的气派,以及韦太后母子相见的情景,叙说曹勋的功劳盖世;结尾露出真意,表明以上种种都是用岳飞的冤死换来的,暗讽宋高宗赵构恬不知耻,以辱为荣,客观上否定了和议之功,而痛惜抗金功臣之被害。全诗语意深刻,极为沉痛。

创作背景

该诗是一首题画诗,创作于淳熙十二年(1185),时作者在京都吏部郎中任上。谯国公迎请太后图所画的是绍兴十二年(1142)宋高宗迎回其生母韦太后的情景。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陷汴京,虏赵佶(徽宗)、赵桓(钦宗)、韦贤妃、赵构的妻子邢氏等人北去,曹勋是随从同行者。不久逃回,把赵佶、韦妃、邢氏等的秘信带给赵构;并建议募感死之士航海入金国设法把徽宗救回来。但因此之故却被调离出守外郡,九年不得迁升。后来宰相秦桧卖国投降议和,金人才答应把赵佶、赵桓的灵柩和韦贤妃(这时已遥尊为太后)送回;曹勋充当“报谢”金国副使。正使是何铸,见了金兀术竟吓得伏地不能讲话,曹勋一力交涉,才算成功。绍兴十二年(1142)六月,曹勋又充接伴使迎接韦太后。八月,至浙江临平镇,赵构来迎,封韦太后入居慈宁宫。

翻译注释

翻译

春日德寿官的白天格外长,宫中花开宫外也能闻到香。

怡情养性的太上皇仿佛生活在天上,京都臣民久久未能得见他的面。

今天早晨忽然见到皇帝仪仗,旗飘翠羽车泛赭黄从天而降。

一声“清街”,万人争相观看,天街和楼头顿时间冰消雪残。

北边翩翩又来一顶大红盖伞,三马驾八鸾鸣车毂金光灿灿。

车中坐的仿佛是瑶池仙母,凤鞋霞衣一似剪裁了云雾。

望见凤辇太皇脸上笑容浮,如沐春风神州处处百花舞。

这是一幅慈宁太后回銮图,母子如初这等盛事千古无。

北地云雪沾湿了旌旗一角,御园柳梅只剩下寒影稀疏。

太后久久远隔千里沙漠,想请鸿雁捎信鸿雁难托。

迎还太后銮驾的是何人:魏武太祖的子孙曹将军。

将军原本文质彬彬一儒生,奋臂而起忽然强弓挽五石。

拱手面对单于浑似对小儿,奉归太后銮驾如折枝一般容易。

功盖天下不过如同儿戏,笑随赤松脚登一双上蜡的木鞋,山南山北飘然了无踪迹。

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反道是惹得秦家丞相发怒生气。

注释

(1)曹仲本:名耜(sì),字仲本,为曹勋的次子。

(2)谯国公:指曹勋,字公显,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

(3)太后:指显仁太后,姓韦,是宋徽宗赵佶的妃子,宋高宗赵构的母亲。

(4)肃:整肃。

(5)天仗:皇帝的仪仗。时宋高宗赵构尤在位,亲迎太后于临平镇。又,按题所示,“肃天仗”以下纪画。

(6)德寿宫: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宋孝宗赵昚后,以太上皇居德寿宫内。

(7)太皇:太上皇帝,指赵构。

(8)颐神:保养精神,含有无事可做一味享受之意。

(9)玉霄上:如言“天上”。

(10)都人:指京都人士。

(11)瞻清光:得见赵构的颜面。

(12)今晨忽见肃天仗:题已说明,从这句开始,接入叙画中情景。

(13)翠华:皇帝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旌旗。杜甫《北征》:“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14)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里,故名。

(15)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是封建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他的措施。

(16)看:看守。

(17)繖:同“伞”。

(18)八鸾:结在马脖上的铃挡叫銮,称銮玲,一马二铃,四马八铃,称八銮。鸾,通“銮”。

(19)三騑:指三驾马车。古时驾车之马,中间架辕者称“服马”,两旁的称“騑马”,亦称“骖马”。

(20)金毂端:以金饰车毂的两端。毂,车轮中间车轴贯入处的圆木。安在车轮两侧轴上,使车轮不内外倾斜。

(21)辇:古时人拉的车,后来多指皇帝用的车。

(22)瑶池母:神话中居住在瑶池的西王母,此指韦太后。

(23)舄:鞋。

(24)剪云雾:形容衣裳美好如裁剪云雾而成。

(25)天颜开:亦作“开天颜”,指皇帝面露笑容。古时称皇帝的脸色为“天颜”“龙颜”。

(26)万国:万邦,指中国大地。

(27)慈宁太后:韦太后还朝后入居慈宁宫,故有此称。

(28)回鸾:鸾驾返回。鸾,同“銮”。

(29)母子如初:指死里逃生重逢会面,再作母子。

(30)千古无:表面是颂词,千古未有之“盛事”,实则是千古未有之耻辱。

(31)朔云边雪旗脚湿:此句暗喻韦太后在金国的受屈生活。朔云边雪:北方边远地区的云雪。旗脚:旗的下半部分。

(32)御柳宫梅寒影疏:此句隐言韦太后还朝后过寡居生活。

(33)向来慈宁隔沙漠:韦太后于靖康二年(1127)被俘北行,至绍兴十二年(1142)返回,居金国十五年之久。

(34)倩雁传书雁难托:此句用汉代苏武羁北雁足传书事。苏武等被匈奴羁留,汉昭帝时与匈奴和亲,派人求将苏武等放回,匈奴假言苏武已死。后来常惠教给汉朝使臣一个计策,向匈奴王说:“我们汉朝皇帝在上林苑射中一只雁,脚上系着书信,写明苏武等在某处泽中——根本没有死。” 匈奴王大惊。因此后来每每说“雁足传书”,其实未曾有此事。这里用此典故,用以切合被北国羁囚的事情。倩,借助,请别人为己做事叫“倩”。

(35)騩驭:指韦太后的车驾。

(36)魏武子孙曹将军:此句用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将军魏武之子孙”句。指曹勋。魏武:曹操谥为太祖武皇帝,简称魏武。

(37)缝掖:也作“逄掖”,宽袖单衣,古代儒生所服,因亦作儒生的代称。

(38)忽攘:捋起(衣袖),露臂。

(39)挽五石:拉开五石的强弓。汉制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约一百二十多斤的重量。

(40)长揖:拱手自上而下以为礼,乃寻常之礼。

(41)单于:匈奴称王为“单于”,此指金国国主。

(42)慈辇:指太后车驾。

(43)如折枝:如折树枝一样轻而易举。

(44)只戏剧:如同儿戏。

(45)赤松: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46)蜡:动词,上蜡。古人常着屐遨游山水。

(47)屐:木鞋。

(48)飘然南山之南:《后汉书·法真传》载,太守欲聘法真为功曹,法真说:“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

(49)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后被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被害死同时,秦桧也正在与金人议和,并派处使臣往金国请迎韦太后。

(50)却遣秦家丞相嗔:此句化用杜甫《丽人行》诗:“切莫近前丞相嗔。”此诗中的丞相指秦桧。秦桧秉承赵构意志,以“莫须有”罪名杀岳飞以求和降金。嗔(chēn):生气,发怒,怪罪。

全文拼音版

cáozhòngběnchūshìqiáoguógōngyíngqǐngtàihòutiānzhàngxiàjiēhuà
寿shòugōngqiánchūnzhòuzhǎnggōngnèihuākāigōngwàixiāng
tàihuángshénxiāoshàngdōurénjiǔzhānqīngguāng
jīnchénjiàntiānzhàngcuìhuáhuángcóngtiānjiàng
shēngqīngwànrénkāntiānjiēbīngxiāolóuxuěcán
běiláiyòuyǒuhóngsǎnluánsānfēijīnduān
niǎnzhōngshìyáochífèngxiáshangjiǎnyún
tàihuángwàngjiàntiānkāiyánwànguóchūnfēngbǎihuā
nǎishìníngtàihòuhuíluánzichūqiān
shuòyúnbiānxuějiǎo湿shīliǔgōngméihányǐngshū
xiàngláiníngshāqiànyànchuánshūyànnántuō
yíngháiguīrénwèizisūncáojiāngjūn
jiāngjūnyuánshìfèngrǎngliǎngwǎnshí
zhǎngchánxiǎoérfèngguīniǎnzhézhī
gōnggàitiānxiàzhǐxiàosuíchìsōngshuāngpiāoránnánshānzhīnánběishānzhīběi
jūnjiànyuèfēigōngchéngchōushēnquèqiǎnqínjiāchéngxiāngchēn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题三十小像

〔清代〕吴庆坻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题灯上人竹卷

〔明代〕李流芳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冁然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