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赋

〔两汉〕曹植

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

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

信繁华之速实兮,弗见凋于严霜。

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英芝。

既经时而收采兮,遂幽杀以增芳。

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绡縠之雾裳。

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

种植于西域的美丽的迷迭啊,春天长出的嫩叶熠熠生辉。

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

青翠的叶子缀满了枝条,根茎生于红色殿阶,十分细微。

信繁华之速实兮,弗见凋于严霜。

繁花很快地结出了果实,耐寒的品性使它不被严霜摧萎。

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英芝。

既经时而收采兮,遂幽杀以增芳。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将果实采收,晒干就能增加它的芳香。

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绡縠之雾裳。

去除枝叶来将果实取用,放置在薄如轻雾的丝绸衣裳里。

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

果实紧贴着玉体或动或停,顺着微风,广散出芳香气味。

注释

(1)播:种植。

(2)西都:西域,迷迭香原产于西域之国。

(3)纤柯:纤细的枝条。

(4)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石阶,涂成红色,称作丹墀。

(5)速实:很快的结出果实。

(6)绡縠:泛指丝织品。绡,生丝织成的薄纱;縠,轻纱。

(7)舒光:香气散发得遥远、广阔。光,远而广也。

迷迭香赋拼音版

diéxiāng
西dōuzhīcǎoyīngqīngchūnérnínghuī
liúcuìxiānjiéwēigēndānchí
xìnfánhuázhīshíjiàndiāoyánshuāng
fāngqiūzhīyōulánkūnlúnzhīyīngzhī
jīngshíérshōucǎisuìyōushāzēngfāng
zhīérxiāozhīshang
xíngzhǐshùnwēifēngérshūguāng

作品简介

《迷迭香赋》此篇为咏物之作,所咏之物为迷迭香。迷迭,香草名,“佩之香浸入肌体,闻者迷恋不能去,故曰迷迭香”,可以用来制香料。原产于西域,后传入中原。

在三国时代有很多人种植过迷迭香,曹丕曾经说自己“种迷迭虞中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就现存的古籍来看,除了子建题解的《迷迭香赋》外,曹丕、王粲、应玚、陈琳等人都曾写过歌颂迷迭香的赋文。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曹植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金代〕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七哀诗三首·其三

〔两汉〕王粲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经炀帝行宫

〔唐代〕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喜迁莺·金门晓

〔唐代〕薛昭蕴

金门晓,玉京春,骏马骤轻尘。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

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