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裴仪同

〔南北朝〕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作品简介

《送别裴仪同》是南北朝文学家、诗人王褒所作的一首赠别诗,诗中通过北国深秋特有的意象——飞沙、卷蓬、霜雪、风尘,写尽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苦。并且,借对边地苦寒生活的渲染,寄寓了自己身处异乡的飘零之感。这首赠别小诗,也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边塞诗,诗语简洁朴素,抒情悲慨、苍凉,边塞风光、乡关之情与对朋友的殷殷关切之情融为一体,结句尤为壮观、豪迈。

创作背景

裴汉,作为一同与作者(王褒)从南朝旧臣到羁留长安被迫仕于北朝的几人之一,又是作者好友,在朝中被权臣排挤,八年不得升迁,反被派往边塞。在裴汉出征边塞之际,作者作此(《送别裴仪同》)诗来送别友人。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河桥上望着往来的旅客,在长亭里送别即将出征的友人(裴汉)。

黄沙飞起,连成一片,如同军帐,蓬草在风中飞卷,好似车轮疾驰。

(你)身披冰凉的战袍,在雪积冰封的边地将受尽冻寒之苦;(你)忧愁寡欢的容颜,将在风霜尘埃里日渐憔悴衰老。

羁旅客乡的人同病相怜亲如兄弟,千里之遥相互思念,保持最珍贵的友情。

注释

(1)行旅:往来的旅客。

(2)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原为维持治安兼作驿站送信者休息处,人们送别亲朋也常在长亭或短亭饯行。

(3)故人:指裴仪同。

(4)军幕:即军帐。

(5)边衣:指战袍。

(6)行路:行路的人,即不相识的人。

全文拼音版

sòngbiépéitóng
qiáowàngxíngzhǎngtíngsòngrén
shāfēishìjūnpéngjuǎnruòchēlún
biānshuāngxuěchóumàosǔnfēngchén
xíngjiēxiōngqiānniànxiāngqīn

作者介绍

王褒(513—576),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梁时官至吏部尚书,有文名。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西魏军陷江陵,随元帝出降长安。与庾信等皆以文才博得北朝器重。

王褒的诗

相关推荐

送无可上人

〔唐代〕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送沈亚之歌

〔唐代〕李贺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送王昌龄

〔唐代〕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送人

〔唐代〕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送薛秀才南游

〔唐代〕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宋代〕苏轼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送人归沔南

〔唐代〕李颀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

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