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文章大意是说1315年,一位老翁在一个前有平原后有群山,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了三间屋子,虽然很简单,但是非常舒适。老翁在房前屋后栽种了松梅兰竹等等花草,又能遮阳,又能赏玩,非常惬意。隔年三月,做了一个匾额叫做寿春。坐落匾额的那天,还请来了亲朋好友。有个客人问:你身体健康,所以叫做"寿";家庭和睦,家风肃清,叫做"春",这就是名字的由来吧。老翁说不是,他早年生活坎坷颠沛,身不由己,朝夕不保,就常常感叹,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清净的日子啊。近年来,太平盛世的,就象"在寿域登春台"一样,他才得以享此天伦之乐,所以起这个名字纪念一下。有个少年听了这个对话,很怀疑说:真的象你说的那样吗?是不是夸大其辞啊?我说:那些艰苦的岁月我都知道啊,老翁说的没有夸大。世上的事都是没有经历过苦就不知道甜,没有经历过颠沛流离,就不知道珍惜眼前的平常生活,如果老翁生活在太平盛世,他的体会也不会这么深刻。在安稳天平的时候,吃饱穿暖的,做好人;但遇到了不稳定危险的情况,就怀抱侥幸心理作恶,就变成了坏人。现在,老翁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所以他感谢这个好时候。况且,他先想到天下,后想到自己,是个智者好人啊。这个老人姓郑,居住在常乐乡乌程县东。这文章在4月时写成的。由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的赵孟頫书写。